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專注力」最簡單的定義,是可以專注於一件事物上其持續時間的能力。這個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地延長,在六歲時絕大多數的兒童都可以持續三十分鐘。然而,部分兒童在專注力成熟得較慢,在研究中發現學齡兒童約有3%~5%會出現「注意力不足症候群」,也就是說一班三十個小朋友中,可能就會有一兩位會有專注力上的困擾。
此外,在台灣地區的研究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在都市的教育資源較為豐富,然而兒童有注意力困擾的比例卻較鄉下來的高。難道是我們把孩子教導的不專心嗎?其實非然,而是在擁擠而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孩子的活動空間不足、過多的人工刺激物,加上不規律的生活作息,這些才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佳的元凶。如果希望孩子可以專心學習,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要養成孩子規律的運動習慣,減少使用電視與電腦的時間,並且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在臨床上,我經常聽到媽媽擔心的說:「我的孩子上課不專心怎麼辦?」這真得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孩子上課時,是動來動去,東摸西摸嗎?還是坐沒坐相,常常發呆嗎?或是喜歡說話,常常分心嗎?亦或是考試粗心大意呢?這些表現都可以說是「不專心」,但是隱藏在問題後面的原因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當然協助的方式也不一樣了。如果不協助孩子解決根本的原因,只是一直抱怨或處罰孩子,往往只是打擊孩子對於學習的樂趣,並不會有絲毫的幫助。讓我們發揮柯南的精神,仔細地觀察導致「不專心」的蛛絲馬跡。
- 動來動去,東摸西摸。是因為孩子的頸部張力反射整合未成熟導致,通常與嬰幼兒時期爬行的經驗不足有關,導致當頭部轉動時,手腳會出現不自主的動作,因此很喜歡東摸摸西碰碰。這時就要讓孩子多多練習爬行或攀爬的動作來協助兒童。
- 坐沒坐相,常常發呆。是因為孩子的背部肌肉耐力不佳,導致無法長時間維持端坐的姿勢,因此很容易感到疲憊,自然也就無法認真的聽課。這時就要讓孩子多多雙手舉高的活動,增加上背部的肌肉力量來協助兒童。
- 喜歡說話,常常分心。是因為孩子的觸覺過度敏感,導致孩子對於一點點細微的刺激就會分心,甚至會出現攻擊行為或情緒問題。這時就要幫孩子刷身體或按摩,來增加兒童對於觸碰的忍受度,增加對於外在環境刺激的抵抗力。
- 粗心大意,跳字漏行。是因為孩子的眼球追視動作不佳導致,當眼睛在水平追視時,眼球有不自主地晃動,通常與前庭功能較為遲鈍有關,導致兒童閱讀時的困擾。這時就要和孩子一起練習丟接球的活動來協助兒童。
當父母和老師真正的了解孩子時,自然就知道如何協助孩子專心的學習。這些注意力的困擾並非是疾病,也不難解決,因此請不用過度緊張。但必須要注意的,它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自動改善,而是需要父母的引導與鼓勵,協助孩子發展出適當的學習技巧。相信在你(妳)的細心協助下,帶著孩子一路過關斬將,很快地就可以增加孩子在學習上的專注力。
孩子不專心:
文章轉載自康軒945雜誌初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