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陌生人?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張亭薇 老師

  大家有沒有聽過「完形概念」呢?在視知覺中,這是一個相對高階的能力,當我們看到一個被遮蔽的物品時,大腦會自動填補缺漏的部分,使我們得以辨認出這個物品。例如:下方的圖案,雖然大部分都被擋住了,但我們可以從嘴巴、爪子、身體輪廓等特徵,辨認出這是一種鳥類;經驗更豐富或有看過圖案的人,更可以答出這是一隻「奇異鳥」。

招牌被擋住一角,仍能知道是什麼店;很多課本散亂疊在一起,還是能找出需要的那本;玩躲貓貓,看到熟悉的衣角,就能把沒躲好的朋友抓出來。這些事情,都與「完形」有關。由此可見,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運用到這個能力,尤其最近更是不可或缺,因為人人都戴著「口罩」,臉被遮了一大半,需要「腦補」出對方的長相。

前陣子,有個小朋友提早進入教室等待,我不認得他,只覺得好像有點眼熟,但就是想不起來他是誰。開始上課後,我問另一位老師,那個孩子是誰,怎麼好像沒看過?

老師大吃一驚:「你怎麼可能沒看過!他上那麼久了!」

這時,小朋友也插話了,看著我說:「可是我也沒看過那個老師啊!」

同事當下應該很無奈,因為當她說出我們彼此的名字後,兩個人都恍然大悟:「啊--原來是你啊!」

原來是因為疫情關係,之前上課我們都只看過彼此戴口罩的臉,剛好這天我們都還沒戴上口罩,就突然變成「陌生人」了。

但是我們不是有「完形」的能力嗎?怎麼還會認不得呢?完形概念的先決條件是「經驗」,我們有看過實際整體的樣貌,才能提取出腦中的資訊;如果沒有印象,大腦轉而依照我們的習慣、喜好去自動填補,但填補出的樣貌就可能出現落差,也才會鬧出這場笑話。

 

*去掉遮蔽後的奇異鳥長這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