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家是最溫暖的「避風港」。讓孩子出去闖,但即使是失敗的也不用擔心,家還是會留有你的一雙碗筷,家裡不缺你這一口飯。這就是「家」,一個溫暖又可以信賴的地方,而不只是一個晚上疲憊時休息的地方。
隨著目前生活型態的改變,加上孩子教育費用的高漲,即使是雙薪家庭也往往被壓著喘不過氣。從孩子幼稚園開始,早上八點一到,一家人就各自出門;晚上七點後才陸陸續續的回到家裡。基本上,每天一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如果扣掉睡覺的時間,每天有四個小時就已經很奢侈了。等到正式進入學校生活後,相處的時間又被補習分掉,「家」的感覺似乎也會更加的淡薄。
很多時候的生活就是如此,我們不能夠改變現實的環境,但是可以調整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仔細思考一下,究竟這樣努力要求孩子,究竟是我們真正期待的事情嗎?很多時候,你在五十歲的成功,並不代表是七十歲的成功。
許多爸媽義無反顧的期望孩子出國讀書,自己縮衣節食的存錢,只願意一圓自己年輕時的願望。從小在家,每天二十四小時的緊迫盯人,就是要孩子努力用功讀書,其他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只要沒有考到九十分,脫口就說:「我告訴你,你要是不好好讀書,長大沒飯吃別來找我」。高中要考到第一志願,大學也要上台清交,看到補習班老師和家教的時間,都比跟爸媽還要常碰面。一家人的維繫不是客廳裡的飯桌,而是孩子臥室裡的床。最後,孩子很爭氣的,終於如爸媽所願的到美國名校留學。
當父母五十歲時,逢人就驕傲的說,我的兒子在康乃爾,女兒今年也要去紐約,得意的眼神真得是很會傷人。然而,隨著時間的延長,十年後越來越少提到這些事情,再十年後兒女們都在美國成家立業,要看寶貝孫子還要自己飛去美國。這樣的驕傲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地改變了。的確孩子真得是功成名就,也各自有各自的天,但是留下的卻是感傷。這樣的感傷是孩子長大了不聽話,還是我們自己的決定造成的。
我們期待的是什麼呢? 你現在期望的成功,究竟是你想要的,還是跟隨著流行呢? 當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已經縮短了,我們更應該要改變我們的態度,讓家變成溫暖的「避風港」,而不是「補習班」。孩子自己教,不是教他學習,而是教他我們對他的期許。藉由包容與引導,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我們要他學會真正的智慧。
本文轉載自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