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不論爸媽是傾向使用「百歲醫師」的育兒原則,或是使用「親密育兒」的方式,其實出發點都是相同的,都是為了要疼愛我們的寶貝。因此從目地來看,兩者並沒有差別,只是方式不一樣,也因此並沒有對或錯,只能說是看哪一個比較適合自己。
不能否認「百歲醫師」真得很有吸引力,記得當年老大還在媽咪的肚子裡時,我也就拜讀過這本書。這裡面有些方式,若要落實執行真得會有點困難,一來是居住環境的不同,二來是每個寶貝個性都不一樣。特別是當老二出生後,明明都是同一個爸媽生的,個性卻是南轅北轍的,更讓我有深刻的體會。
帶孩子不是跟流行,不是看現在流行什麼育兒方式,就一窩蜂地跟流行,而是找到符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針對「百歲醫生」中可能有的小麻煩,在這裡做一些「補充」,希望可以對於大家在育兒上可以有所幫助喔!
【哭】就讓孩子哭,不然換你哭
這是最常被一個誤解的部分。書上寫的是當滿足寶貝的「需求」後,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後,如果寶貝還是哭泣,就不用太過擔心。因此,並不是放任寶貝哭泣,而是確定寶貝一切都OK,如果寶貝還哭泣就不用太擔心,因為寶貝可以察覺到媽媽的「情緒」,你越是擔心寶貝也會越焦慮,當然也就會哭鬧得更兇。寶貝的哭聲中隱藏的不同的意涵,有時是不舒服、有時是找人、有時是生氣……,也需要一些時間和寶貝培養出默契,才能了解寶貝的需求。放輕鬆心情,多抱著孩子笑,孩子自然笑容也就會越來越多了。
【抱】不要常抱他,才可會獨立
當寶貝哭了,不要立即去抱,不然孩子會需索無度。這有一半是正確的,有一半不是正確的。「擁抱」的親密接觸是必須的,也是寶貝和我們建立「依附關係」的關鍵。書上寫的意思,並不是要你不可以抱,而是不要緊緊盯著寶貝,只要「哎一聲」,媽咪就馬上過來;但是當寶貝醒來乖乖自己玩時,卻又沒人搭理他。這樣的方式,無疑是教導我們聰明的寶貝,只要一直「哎」了,媽咪就會來。當寶貝醒來時多抱著寶貝,多多跟寶貝互動,滿足寶貝被關注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不抱孩子,並不會讓孩子長大變得更獨立;相反地,孩子就是因為有安全感作為後盾,才會願意鼓起勇氣去探索喔!
【趴】讓寶貝趴著,較有安全感
趴著睡比較不容易被驚醒,這是正確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嬰兒有驚嚇反射,所以當雙手一抬高時,就很容易誘發反射動作,導致他被自己「嚇」醒而哭鬧。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以前的嬰兒床,和現在的嬰兒床基本上是不同的東西,因為小嬰兒的口鼻被遮住會有窒息的風險。所以倘若要選擇趴睡,還是建議在四個月大以後,當寶貝可以自主轉動頭以後比較安全。對於比較容易被嚇到的孩子,可以使用兩種方式,一是包手(swaddle)、一是白噪音(shushing),也都是不錯的方式喔!
【睡】生活較規律,一覺到天亮
建立規律的週期,比一覺到天亮重要。特別是小嬰兒的胃很小,很容易就會餓,當然也就會容易哭醒。當寶貝又想睡覺,肚子又很餓,當然也就特別「花」。幫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就算晚上固定會起來吃一次奶,也不用太擔心。有時就是要等待寶貝長大點,當可以一口氣吃多一點,自然也就可以一覺到天亮。調整生活週期,不是爸媽自己決定就可以,而是依照寶貝的時間來做調整。建議的方式有兩個:一是晚上睡前的讓寶貝吃多一點,延長肚子餓的時間;二是白天時拉開窗簾調整光週期,讓孩子白天醒得久一點,晚上自然比較好睡。
【吃】七個月斷奶,營養才均衡
這部分就要看爸媽自己決定了,因為這是不是知識問題,而是信念問題。何時斷奶都不是問題,主要還是要看家庭的個別情況,對你來說最方便也就可以了。相對來說,我更重視副食品的給予,因為除了營養攝取之外,更重要是跟口腔動作的發展有關。寶貝就是透過多樣化的食物,練習出如何控制自己的口腔肌肉的動作,也才能銜接在兩歲時的「語言爆發期」。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嬰兒對於鹹味是無法辨識的,太多的鹽巴可能會導致腎臟負擔,所以副食品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太鹹,這點非常的重要。
當你越開心,寶貝也就越會笑;當你越難過,寶貝也就越愛哭,因為我們的寶貝與我們的情緒是相連的。試著想想當大人經常累過頭,然後一臉疲憊的樣子出現在寶貝的面前,寶貝不能懂得你只是疲累需要休息,反而會解讀成你在難過, 這樣的情形下,我們的寶貝會愛哭?還是愛笑呢?
不要讓照顧寶貝,超過你的承擔。愛孩子不是無條件的付出,而是有智慧地尋求平衡。每週找一至二次,可以讓自己喘口氣的時間,一次最少要有兩個小時。就是這樣短短的充電時間,就可以讓我們重新振奮起精神,也才能精力充沛的迎接寶貝給予的挑戰。這不是因為我們不稱職,而是有智慧,畢竟沒有人可以工作二十四小時的,當媽媽也是如此。當你累過頭時,更難察覺寶貝細微的表達,照顧起來也就更加的困難。
照顧寶貝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的事情。不要覺得一定要全場包辦,才是稱職的好媽媽,而是要適時的「尋求協助」。不論是自己的爸媽或公婆,也都是可以運用的資源。此外,最好用的是同事(特別是已經結婚,但還沒孩子的),只要叫一聲乾媽,就可以多一個人幫忙照顧,也是可以嘗試的方式喔!
請記得,小嬰兒的情緒與「媽媽」是連結在一起的。請調適好自己的情緒,多帶著微微笑面對寶貝,也就是幫寶貝培養好脾氣喔!
本文轉載自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