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同理心怎麼辦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楊子萱 老師

  同理心(Empathy)即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理解對方的感受及體會對方的感受,且能回應他人情緒的能力。人類具備同理心(Empathy)這項能力,讓我們能夠以溫暖,慈愛的態度面對他人,並且懂得包容與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著想,大家也愛與具備同理心的人相處與或是當朋友。而當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時,最重要的便是團體的歸屬感與安全感,因此爸媽會開始擔心孩子是否在學校有好朋友能夠一起玩。但交到一個朋友並不難,但孩子要如何交到的一個能夠長期維持的好朋友就不容易了……而懂得同理的孩子是在社交情緒與人際相處上都會更加的順利。

同理心是與生俱來的嗎?

想像當幼稚園第一天開學,當有一個孩子開始哭了說要找媽媽之後,老師們便開始緊張了起來,腦中警報器大響…原因是通常一個哭了就會接著一個哭,便常常會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根據心理學家Hoffman的研究,同理心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發展,幾個月大的孩子看到其他嬰兒在哭的時候,自己也會感同身受一般的哭泣。孩子這時候可以感受到別人的痛苦而做出相對應的情緒反應。而到了兩歲左右,孩子開始會模仿其他孩子痛苦的感覺,當孩子看到其他孩子手受傷時,兩歲大的孩子甚至會把手放進嘴裡,彷彿要確認自己的手是不是也有同的感覺。以上這些所謂「共感」的行為,也對於他人的痛苦能夠感同身受,甚至能夠發展出模仿,是人類同理心最早出現的徵兆。

社交互動與同理心

同理心的能力與社交情緒互動能力習習相關,具備良好的同理心能夠讓孩子能夠與人相處融洽,從小我們便能開始觀察,並孩子來練習並且發展同理心。

【0-2歲-共享式注意力】

此時期孩子與大人的社交互動起始於「共享式注意力」,孩子開始會指著牆上的物品,希望大人一起來看。「共享式注意力」包含孩童和成人表現出對某個物品或事件共同的社會參與,由於孩子會去確認爸媽是否有與自己同時注視同樣的物品,所以良好眼神接觸的也會是這時期發展的一大重點。

【2-4歲-假扮遊戲】

孩子開始會以身邊熟悉的角色來進行模仿,像是學醫生拿聽診器看病,或是學老闆賣水果。而進行角色扮演時,孩子除了模仿動作,也會開始揣摩與體會他所扮演角色的想法與情緒,並使用適當的語句說出屬於該角色的對話語言。而此時期孩子的開始發展情緒分化和情緒辨識能力的,建議平常可以多與孩子分享自身的心情,或是幫孩子說出心裡的情緒。

【4-6歲-能夠猜測他人的想法】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在學校練習與同學一起合作,將此時期孩子開始也能夠開始進行簡單的「猜測他人的想法」(或稱角色取替)。有個經典的實驗Sally- Anne Test,在一間房間裡面有籃子和箱子,Sally在Anne面前把球放進去籃子裡面,然後接著就走出房間了。此時Anne趁Sally不在,把球換位置放進盒子裡,如果這時候Anne回來之後他應該去哪裡找球呢?4歲以上的孩子都能回答出由於Anne出去所以她不知道球被換位置了,所以Anne會去籃子找球。此時期的孩子已經能以他人的角度看事情,並且替別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