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如果要選出一個永遠不會被淘汰的玩具,大概就是小皮球、積木、串珠珠,以及「黏土組」。
其中我特別喜歡的是「黏土」,玩泥巴這件事是似乎是刻在我們的DNA裡面,即便沒有大人的教導,孩子也可以從中間獲得樂趣。對於小小孩來說,使用黏土來創造出一個「作品」的喜悅,跟大人第一次用「3D印表機」,花上三五個小時打印出一個精緻的人偶,之間並沒有多的差別。
對於弄髒對於大人似乎是一種恐懼,但我們卻忽略孩子與大人在學習策略差距。成人更習慣透過語言與文字來學習,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對於小小孩,他是透過操作自己小手小腳的動作,藉由環境互動的回饋來認識世界的運行。這也是為何,即便你已經跟他說了,他還是一定要自己在試一次的原因。如果你擔心孩子玩「泥巴」會把全身都弄的髒兮兮,你需要的不是單單是禁止孩子,而是給合適給孩子一小盒的「黏土」,讓他可以自在地探索又不會弄髒,不是嗎?
很多爸媽會關心,幾歲的孩子適合玩黏土呢?基本上,所有年齡的孩子都可以,同樣一盒黏土,不同年齡孩子可以依照動作差異,而創造出不同精細程度的作品。基本上,不建議兩歲以下的小小孩玩黏土,並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還不能分辨東西可不可以吃。如果你將黏土做出一顆糖果,下一秒他可能就會放到嘴裡。如果你要讓孩子自己玩,而不需要在旁邊陪伴,建議是三到六歲比較合適。如果希望孩子可以做出跟大人一樣的黏土作品,大約是六歲以後,孩子可以用「指尖揉出小黏土球」,以就是做出黑色的「小眼珠」。其實,孩子做出的作品更多像是「抽象畫」,需要你用欣賞藝術品的眼光去用心體會喔!
玩黏土並不只是玩,而是有後面的發展意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吧!
(一) 觸覺減敏感
「觸覺」是一個神奇的感覺系統,與孩子的安全感有關。孩子對於幼兒時期沒有接觸過的刺激,長大後往往會視為一種「危險」。觸覺過於敏感的孩子,自然就會很容易神經緊張,看到什麼都會害怕、逃避。透過玩黏土的過程,讓孩子在愉快的情況下,碰觸不同軟綿綿、黏糊糊的感覺,透過觸覺經驗的增加,而達到降低觸覺敏感的目標。請記得「觸覺」與「情緒」的發展有關,想想看孩子碰到什麼都西都有情緒,又如何能融入團體生活中呢?
(二) 手指靈巧度
玩黏土需要壓、搓、揉、捏、摳的動作,這些動作都需要運用到我們的手來達成。爸媽不要小看這些動作,即便是要雙手揉出一個「圓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需要兩個動作能力,分別是:「雙側協調」與「手弓穩定度」。當你拿起筆寫字時,注意一下自己的掌心,是不是保持空心的呢?這就是「手弓」。如果沒有手弓出來,就會像握拳一樣的寫字,當然也就不喜歡寫字了。玩黏土透過搓成長條、揉成小圓球、捏成小餅乾的過程,其實就是培養孩子日後寫字所需要的手指肌肉力量喔!
(三) 創造與聯想
看小小孩的圖畫,總是有天馬行空的創意。對於強調細節與真實的成人,孩子更擅長抽象的推理,找出物品的一個特徵來描述。抽象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可以讓「複雜的事物」用「簡單的符號」來替代。黏土比拿筆更好操作,對小小孩來說也更加自然,記得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創意,他們往往是先做出作品,才會幫作品「命名」。直到五歲以後,孩子的作品才會越來越多細節真實,爸媽需要耐心的等待。
我非常喜歡跟孩子一起玩黏土,這不只是遊玩,更是一種練習與準備。即便是長大後,我自己還是很喜歡使用「軟陶」,只是還需要使用烤箱加熱來定型。因此,爸媽千萬不要小看「黏土」對於孩子發展上的重要性,它可以促進情緒穩定、手指靈巧與持續度、發揮創造力,你不覺得每一點也都重要嗎?
兒童玩具最重要的也就是安全性,特別是小小孩上面,在給孩子玩黏土時推薦給爸媽選擇「培樂多」的黏土。它的成分使用無毒性的色素,符合美國的無毒法規,當然也多一份安全。再來,玩具設計有許多巧思,也包含引導的遊戲墊,讓爸媽可以直接用來引導,而不需要再額外去設計遊戲。讓親子一起開心的玩,又可以同時學到一些知識方面的能力。這次開箱「培樂多」的兩個玩具,爸媽可以參考看看。
一組是「培樂多小青蛙彩色睡蓮池黏土啓發遊戲組」,除了黏土操作的功能之外,更可以用來培養孩子對於「顏色命名」的認知練習。藉由用模型做出不同的顏色的各種昆蟲,讓孩子跟小青蛙一起來認識顏色的區辨與命名,遊戲過程中大量使用「顏色+昆蟲」的句型,對於孩子的「語言發展」很有幫助喔!
另一組「培樂多 小小野餐盒黏土啓發遊戲組」,讓孩子用工具將黏土先桿平,在用模型壓出不同的形狀,並且組合成一個一個的三明治。透過扮演遊戲的過程,一來滿足孩子的模仿慾望,二來促進孩子的「形狀命名」的認知練習。對於四歲特別喜歡扮家家酒的孩子們,往往是超級有吸引力的,並且可以配合圖卡來練習依照順序,組合出一模一樣的三明治,這也是「邏輯推理」的基礎。
讓我們陪著孩子一起玩黏土,而不要急著教孩子。當你學會欣賞孩子的作品時,你會發現你也學會如何看到孩子的優點,察覺到孩子天真後面充滿創意的智慧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