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要說孩子不讀書,好像也不是,常常拿著書在看,甚至是一本接著一本的看個不停。但是,要求孩子寫功課、背課文,卻常常興趣缺缺、拖拖拉拉的。孩子只喜歡課外讀物,卻不喜歡課本,究竟應該不應該糾正孩子呢?
「閱讀」就像吃飯一樣,一樣需要營養均衡,每天五種營養素都要均衡。「課本」就像是米飯一樣的主食,每天一定都要吃,不然鐵定會餓死。但是,也不能每天只是吃白飯,也要多加一些配菜,才能吃得下去。偶爾再加上一個小蛋糕,來當甜點也更有樂趣,不是嗎?配菜就像是「課外讀物」,甜點就像是「小說」或「漫畫」,也都是閱讀的一部分。
「閱讀」也是不可以偏食,孩子如果只吃配菜、甜點,但卻一口主食都不吃,那當然也會有問題。「閱讀」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需要培養出來的習慣,所以孩子喜歡看書,爸媽應該要非常開心。特別是在八至十歲時,更是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關鍵時期。問題不在於孩子愛不愛看書,而是孩子在看書上花了太多時間,而導致干擾到學業學習,那才是問題點的關鍵。
建議可以使用四個方式來協助孩子。
(一) 挑選適當的書本
「課外書籍」分成很多種,像是科學類、推理類、文學類的,都有不一樣的天地,請幫孩子挑選適當的書本,也才能擴展孩子的世界。特別是如活孩子只偏好特定科目,例如:只喜歡國文,討厭自然時,更可以使用「課外書籍」來當作補充,讓孩子嘗試去接觸「不喜歡」的科目,漸漸培養出興趣。
(二) 做完功課才看書
「時間規劃」需要爸媽的協助,特別是愛看書的孩子,常常一翻開書本就忘記時間。所以,先幫孩子把書本收起來,等到完成回家作業後,才把書本給孩子看。將「課外讀物」當作是孩子的獎勵品,讓孩子更有動機去完成學校的作業。
(三) 不要一口氣看完
「閱讀」不是比,看誰讀過的書比較多,不是就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就算是讀完一本書。而是在讀書的過程中,需要思考、類比、推論、理解,才能有想法。很多孩子是被書「讀」,囫圇吞棗的一口氣看完,但是什麼都沒有記得。幫孩子養成一個習慣,看一半蓋上書本想一想,後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也才能促進孩子在閱讀時思考喔!
(四) 跟爸媽分享內容
「閱讀」究竟是要讀的多?還是讀的精呢?最初應該要多讀,幫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嗜好,然後就可以開始一本書讓孩子多讀幾次,經由再次的閱讀,讓孩子找出書本裡的趣味,或是去尋找答案。經由找到問題、發現疑問的過程,孩子才會進一步的思考,並真正學會閱讀技巧,也才能和爸媽分享書本裡的智慧。所以,不是拼命買新書給孩子,而是讓孩子對有興趣的書多讀幾次喔!
特別提醒爸媽,孩子如果有嚴重的「閱讀偏食」,就要注意孩子的書寫效率。許多孩子是因為懶得寫,而不是討厭閱讀,但最後的表現卻是抗拒學校的學習。如果是這種情況,要先減少作業的書寫量,幫孩子額外練習手指肌肉,才能幫助孩子漸漸改變喔!
「閱讀」是孩子在國小時期,最需要培養出來的「學習技能」,所以如果孩子喜歡閱讀課外讀物,爸媽不要過度擔心,只要選擇適合的書本,不要讓孩子「偏食」也就可以了喔!
本文轉載自康軒學習雜誌初階版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