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有些小孩一旦沒有人盯的,馬上就變回原形,不愛刷牙、洗臉、不重視衛生清潔,抽屜和書包都是亂七八糟的。我們要如何讓孩子了解衛生習慣的重要性呢 ?
雖然不可以以貌取人,但是在人際互動時,「第一印象」可是非常重要的。只是第一印象其實非常短,並不是幾分鐘,而是短短的幾秒鐘。也因此,如果別人不認識你,第一眼的外表也就非常重要,但並不是要穿著名牌,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個土豪,而是最基本的乾淨整潔。
其實,許多看起來很邋遢不衛生的孩子,並非是不知道衛生習慣的重要性,而是卡在「自我察覺」和「自我照顧」上面。「自我察覺」跟孩子的自我形象有關,因為不知道自己哪裡弄髒,所以沒人提醒也就不在意。「自我照顧」跟孩子的精細動作有關,雖然知道自己沒弄乾淨,但是實力不允許,所以也只能寄去髒下去。也因此,請爸媽不要再一直念,孩子們不是不聽話,而是卡在一些「小地方」,而需要一些策略來協助他。
讓我們從三個方式來協助孩子:
(一) 本體覺不佳:
對於手腳的位置察覺不良,常常粗手粗腳的撞到或打翻東西,是這些孩子最常表現出來的特質。也因此,孩子對於自己「身體形象」的察覺較弱,常常衣服穿不好、扣子扣錯位置也不知道,當然最好的方式是透過舞蹈、體操等動作模仿活動,促進孩子的本體覺發展,但往往緩不濟急。這時爸媽可以在玄關安裝一個「落地鏡」,讓孩子可以藉由視覺回饋,察覺到自己有沒有將衣服穿好。
(二) 觸覺區辨差:
對於皮膚回饋的觸覺遲鈍,常常手髒臉髒了也沒有感覺,自然也就給人不衛生的感覺。常常洗臉就是抹一下,髒的地方也沒擦到;刷牙更是搞不懂自己在做什麼,刷一個兩三下也就結束。其實,因為觸覺回饋不佳,孩子很難對於弄髒這件事情有感受,因此常常需要提醒。這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口訣」來要求孩子,而不是一句你要好好刷牙。
(三) 不懂得取捨:
此外,還有一種邋遢,其實是一種「囤積癖」。對於什麼小東西都捨不得丟,拼命的往書包或抽屜裡面塞,一整個書包塞得滿滿的,結果要找東西時卻一個也找不到。這主要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取捨,又擔心自己東西會沒帶,結果不知不覺也就越塞越多,直到寶物被壓成廢物,還是不願意丟掉。請不要責罵孩子,因為現在孩子的作業本真的太多,與其忘記帶被罵的更慘,倒不如髒一點被罵少一點。你可以做的是,每一個月帶孩子整理一次書包,幫孩子定時清理一下不用的東西,很快你就會看到改變。
幫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每一個不適當的行為,一定都會有背後的原因,只是看我們有沒有辦法找到喔!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