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一定要在家庭養成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福澤諭吉在《教育論》提到:「家庭是培養習慣的道場。」幼兒如幼雛,在窩巢裡學會刷牙、吃飯、排便等習慣後,生活上飲食、運動,乃至於學習,家庭形成孩子生活最初的架構。之後,孩子也在家庭學會歡喜與悲傷,學會忍耐與克制,以及面對挫折的如何平復自己。

「習慣」並不是知不知道,而是一種神經生理的反應,透過神經的連結存在大腦裡。我們一直覺得我們之所以做出「決定」,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思考,但其實並不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超八成的事情,依賴是我的的「習慣」來解決。只有那一些少見的事情,我們才會停下來想一想,才是用「大腦」做決定的時候。

這是非常明智的方式,這個策略讓我們可以省下大量的精力,才能有效率的處理重要的事情。不然光是早上要出門,還沒到走路到學校,大腦就被一大堆的決定給累死了。不論是晚上睡前記不記得刷牙,洗完手會不會擦乾手……,甚至別人拿你的玩具會不會生氣,這些事情無一不存在「習慣」的影子。也因此,當孩子犯錯時,你問孩子為什麼,他永遠也都答不出來,因為並不是他沉思之後而做的決定,而是一種直覺的反應。

當看到斑馬線時,我們會先提下腳步,看紅綠燈再踏步出去。為何到斑馬線要先停下來,這個停下來的指令,更多是一種「習慣」。這些大大小小的習慣,並不是用書本去教導,一條一條地列出來,那真的是寫到天荒地老也寫不完。相對來說,孩子是看著爸媽如何做「決定」,並且透過模仿而逐漸牢記,最後變成一種存在腦中的「習慣」。

換而言之,習慣並不是在書本裡教,而是在「家庭」裡養成的。在培養孩子習慣之前,讓我們注意三個重點:

 

(一) 帶著孩子做
孩子是透過觀察你遇到事情,如何如何做出反應,進而養成習慣。因此,習慣的培養不需要聽得懂,只要孩子會模仿。但是如果我們總是在孩子睡著時,幫孩子把生活的一切都做好了,孩子又能模仿到什麼呢?

(二) 經常重複做
習慣是一連串的動作順序,並通過反覆練習,而腦中形成一個固定的神經連結。因此,「重複」也就是最重要的關鍵,每天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情。一個習慣的養成大約需要三週的時間,而不是教一次就好。

(三) 替換來改變
要改變孩子的壞習慣,不是禁止孩子。習慣會誘發一連串的動作,例如:被責備就咬手指,這時禁止孩子咬手指往往是沒用的。需要用一個「新動作」來替代,例如:雙手放到後面握住。讓大腦建立一個新連結,才能抑制原來的習慣。

 

「習慣」是一種半自動化的反應,讓我們可以更有效率地生活。「習慣」靠的是模仿,而不是靠理解,因此在最初的習慣建立上,一定需要在家庭養成喔!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