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不插嘴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孩子老是喜歡插嘴、說不停,讓人覺得很沒有禮貌,真得讓爸媽覺得超尷尬。明明已經跟孩子說了好多次,也承諾會配合,但是卻老是改不過來,真是讓爸媽超煩惱。說話不插嘴,看起來好像只是小事情,但對於社交與人際的發展,卻是非常重要的。

「說話」不只是說,更重要是聽。說話不是單方向的講述,而是一種輪流,跟丟接球一樣需要有來有往,才能形成一種交流。如果只是不停的說,別人肯定會覺得無聊,當然也不想與你互動。如果傾聽的時候,不停打斷或干擾,甚至眼睛不看對方,都會讓人覺得不受尊重。最後,當然也就很難與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甚至覺得自己被孤立。

「插嘴」並不是全然不好,畢竟孩子有想要表達自己想法的意圖。孩子「愛插嘴」可能有三個原因:一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沒有顧及他人的感受,一開嘴就滔滔不絕地說不停;二衝動控制不成熟,導致沒有聽完別人的問題,就急著向要回答;三希望受到注目,想要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出現的干擾行為。如果是第一點,爸媽並不用太擔心,孩子往往需要多一點時間來學習,也就會漸漸改善。但如果是後面兩項,孩子可能需要你額外的協助。

在協助上我們可以用三個方式:

 

(一) 眼神接觸
說話時,眼睛必須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使別人感覺被尊重。如果孩子在說話時,沒有習慣看著對方的眼睛,當然也就很容易被貼上不禮貌的標籤。如果沒有養成習慣,孩子往往在團體討論時出現困難。當四五個人一起聊天時,我們不會不停的叫別人的名字,而是用眼神來傳達此時我是在跟誰說話。爸媽可以跟孩子玩一些遊戲,比如: 彼此互看三十秒,看誰先笑就輸了,就是一個很不錯的練習。

(二) 衝動控制
說話時,別人說話時不要打擾或中斷,要默默地傾聽。如果孩子比較衝動、急躁,就會出現等不及而插嘴的情況。這時爸媽不僅可以教導孩子「等人說完」,其實運用「舉手說話」的策略,讓孩子有更明確的指標,也更容易改變孩子的行為。此外,爸媽可以和孩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師說」的遊戲,這些都是很好的衝動控制練習的遊戲喔!

(三) 給予任務
平常很正常,只有爸媽在跟別人說話時,孩子才會變得「愛插嘴」,這通常是孩子在「尋求注目」導致。這時你越是不理會孩子,變本加厲的打斷你們的對話;如果你停下來和孩子說話,孩子下一次又會不停的插話。這時爸媽需要做著是「給予任務」,讓孩子去幫忙做一件事,例如:幫忙保護包包、丟一下垃圾、倒杯水給客人……。當孩子做完了再趁機獎勵孩子,這樣孩子不僅做了一件好事,又得到你的關注。

 

當孩子「愛插嘴」時,不是要孩子閉起嘴巴,而是要導孩子技巧。爸媽不要小看這一個小小的舉動,其實「聽」比「說」更需要技巧與練習。只有當孩子學會傾聽,才能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也懂得理解別人的想法與情感喔!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