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忌妒與欣賞一線之隔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欣賞」與「忌妒」是一體的兩面,來源都是比不上別人的挫敗感,但卻在內心卻有不同的心境。如果硬要說兩者的不同,前者是後天出來的,後者則是一種天性。

孩子的「忌妒」很單純,例如:弟弟妹妹出生了,爸媽的注意力被手足分走了;或是原本一直接受讚賞的孩子,師長突然讚賞其他同學…..等。從兒童心智發展歷程來看,在孩子18個月大時就可以觀察到「忌妒」,而到四歲時達到高峰,然後隨著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加才會漸漸的減少。

「忌妒」是來自於「低自我價值」,也因此當自己不好時,也見不得人好,進而出現詆毀、生氣…..等破壞性的行為。「欣賞」則是發現自己不足,從而努力改變自己,藉由模仿、練習…..等方式調整自己,進而讓自己成長。如何讓「忌妒」昇華到「欣賞」,這也是父母必需要注意的事情。

在協助孩子之前,年齡依然是重要的關鍵。孩子在四歲以前,當孩子有忌妒的情緒時,建議使用「避免」的方式來減少。例如:稱讚別的小朋友可愛時,不要忘記也稱讚自己的孩子。接下來的練習方式,更適用於五至六歲以上的孩子們。

練習方式有三個步驟:

 

(一) 學會輸得起
「忌妒」來自於不甘心,你越缺少什麼,也就越在意別人有什麼。不甘心沒關係,只要願意改變自己,也就會越來越強大。如果要改變善妒的習慣,需要的不是說服,而是先學會輸得起。與其和孩子說道理,不如培養孩子的「運動家精神」,即便是輸也要完成比賽,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如何克服「忌妒」時的情緒襲擊。

(二)發現自己好
「忌妒」來自於低自我價值,因為不知道自己哪裡好,擔心會失去別人的關愛,才會出現負面的情緒與行為。單單是禁止孩子的行為,往往不會有多大的效果。相反地,讓孩子了解自己真實的「強項」,不會輸人的地方才是關鍵。我們不需要樣樣比別人好,但總不能一項都沒有吧!當孩子尚無法客觀評價自己能力時,更需要爸媽或老師來引導孩子察覺自己的強項,哪怕是下五子棋超強,這樣的小事情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看到別人好
只有當孩子的自我價值提高後,孩子才能真正看到別人的好。「欣賞」和「忌妒」的差別,在於前者是改變自己,後者是埋怨別人。學會看見別人的好,並且學會讚美他人,只有當你放下競爭與對立後,別人才會願意教你。這裡有一個小技巧,最初可以幫孩子找一個大哥哥或大姐姐(年齡差三歲以上),而不是找班上的同學,這樣更容易讓孩子可以接受自己會輸的事實,當然也就更容易看到別人的好。

 

 

「欣賞」和「忌妒」之有一線之隔,卻是心智成熟的重要一步。讓孩子學會欣賞別人、肯定自己,才能讓孩子在未來人生中順利平安的成長。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