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明明時間就很多,但是孩子卻老是拖延到最後一刻才願意動筆,然後又哭著說做不完,真不知道他腦子在想什麼。明明功課就不多,為什麼會寫不完,到底時間都花到哪裡去了,真是讓爸媽超級頭痛的。當孩子分不清做事的「優先順序」,在無關緊要的小事花太多的時間,當然也就會出現作業寫不完的情況,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拖延症」可能由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況導致,分別是「組織能力」和「情緒方面」。「組織能力」在九歲以後才會漸漸成形,因此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分辨「優先順序」是需要爸媽親自示範才能懂得,例如用「用最後期限」做指標,明天要交的先做完,下週才要交的放在後面完成……。其實,也不能太苛求孩子,特別是現在作業比較活,可以算是額外作業,例如: 讀班書。孩子可能花了兩小時讀班書,結果明天要考的卻一個字也沒看,因為不用動筆寫,這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拖延症」更高的比例上是情緒問題,而不是認知問題。拖延是為了逃避,所以只做挑選簡單的事做,結果耗費了許多時間,但最關鍵的事卻一動也沒動。一直到時間不夠,壓力也就變得更大,然後又感到愧疚而後悔,周而復始之下也就變得越來越被動,甚至出現完全放棄的狀況。針對孩子寫作業的拖延症﹐處罰絕對不是最好的方式,讓我們用三個方式來協助孩子:
(一) 看聯絡簿
不要急著馬上開始寫作業,先帶著孩子先「看」聯絡簿,多花五分鐘跟孩子討論好「優先順序」,哪一個要優先做,並且排出順序來。如果孩子的決定跟你不一樣,可以分兩天讓孩子試試看,哪一個方式比較好,就像是做一場實驗一樣,也會很有趣。「策略」不會與生俱來,更多時需要有人示範,不然孩子按照聯絡簿上的順序做,又有什麼不對呢?
(二) 倒吃甘蔗
因為困難而不想面對,往往是做事拖延的最主要原因。爸媽需要先找到孩子拖延的大魔王,不論是要寫太多字或不喜歡算數學……。困難是一種欺軟怕硬的生物,只要你開始面對,反而就不會那麼的恐怖,因此建議孩子可以從最不喜歡的開始做,做完了後面也就都會變得很輕鬆。
(三) 時間規律
寫作業也需要心情好,如果你正想要睡午覺,不論你坐在桌椅前多久,一定也寫不出什麼東西。因此,在低年級作業還不多的時候,爸媽需要「實驗」出孩子寫作業最有效率的時間,並將這個時間固定下來。不論今天功課多少,只要時間到的都要坐在座位上。當你不需要提醒孩子,孩子也會主動坐在書桌上,拖延也就解決一半了。
幫孩子找出問題,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處罰往往只有暫時的效果,但卻可能讓孩子更加逃避,請記得「拖延症」更多是情緒上的逃避喔 !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