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孩子動作很粗魯,常會弄壞東西,常常讓爸媽擔心,孩子是不是不會愛惜物品。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搞破壞,而是與孩子的動作發展有關。
孩子的發展是從近端,漸漸到遠端的控制。在兩歲以前,孩子是用揮動手臂的方式,動作難免比較大,因為不太會控制力量,就很容易不小心弄壞物品。一直要到四歲左右,孩子才有成熟的控制力量,也才不會一拿到新東西就弄壞掉了。
這時責備孩子,又會擔心孩子變得沒自信,不敢嘗試新東西;不責備孩子,又害怕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不會珍惜物品。所以在孩子四歲之前,盡量給「耐用」的物品,避免孩子一用力就弄壞,巧妙地避免可能的碰到的麻煩喔!
為何孩子不會愛護物品、珍惜物品,到底有哪些可能的原因呢?可能有些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喔!
(一)年齡不適合
我們常買東西給孩子,卻忽略孩子的年齡,只是挑大人自己喜歡的。當物品適合年齡,與孩子年齡落差過大時,禮物就會變成陷阱,因為孩子還不具備操作的能力,當然也就很容易弄壞。例如:四歲的孩子的力道控制和運筆技巧都不好,在畫圖時往往會過度用力,此時蠟筆比較適合孩子,反而是彩色筆就不太適合,一下子就會被弄壞掉。挑選適合孩子年齡的物品,不要給了孩子卻又抱怨孩子不乖喔!
(二)擁有的太多
當孩子擁有的太多,多到都自己都數不清,當然也就不會珍惜。想想看,如果你隨手在辦公室就可以拿到原子筆,又何必每天隨身攜帶鉛筆盒、筆袋呢?同樣的,當給予孩子過多的物品時,孩子很自然也就習以為常,當然也就不會珍惜物品,反正再拿就有了。即便是疼愛孩子,也要控制好孩子擁有的數量,而不是不停地買給孩子,又抱怨孩子不珍惜喔!
(三)過度的分享
「分享」是一種美德、一種互惠,但是必須要看年齡,我們常說:「融四歲能讓梨」,也是等到四歲,而不是兩歲不是嗎?爸媽過度強調「分享」,導致孩子對於「所有權」的不成熟。反正最後都要給人,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根本沒差別,結果反而變成不會保護東西,就算被別人搶了也沒關係,又如何會愛惜自己的物品呢?結果等到國小時,每天不是少一隻鉛筆,就是橡皮擦不見蹤影,那就會讓人很頭痛了。
(四)一壞就丟掉
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生活中有許多「一次性商品」,用一次就可以丟掉。雖然方便性增加,但這樣的生活模式卻也讓孩子感到困惑,反正用過就丟超方便,那為何還要保存和愛惜呢?孩子是用生活體驗來學習,而不是聽道理來學習的,所以東西壞了一後,請不要嫌麻煩,立即就把他丟掉,帶著孩子「修理」一下,也是培養孩子愛惜物品很重要的關鍵喔!
「珍惜」是一種習慣,不是孩子懂不懂的問題。培養孩子愛護物品,需要爸媽的智慧與教導,特別是在孩子四歲以前,更是需要爸媽的提醒和引導,才能逐漸培養出來的。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小行星幼兒誌專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