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可以,為什麼我不可以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在五歲時,孩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公平」。在遊戲中,學會公平的競爭,當然在家裡也就會開始愛計較。雖然孩子知道不要愛計較,但是因為情緒控制尚未發展成熟,也因此很容易不小心地引起負面情緒。

「公平」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並不是只要大家都一樣,就是所謂的公平。但是對於五歲的孩子而言,他們不會考慮到「年齡」,往往更執著於「數字」,所以很容易就把「不公平」掛在嘴邊。在心理學的「最後通牒賽局」的實驗中,當要求孩子分享糖果時,五歲的孩子往往傾向,留多一點給自己。直到八歲時,孩子則傾向於公平的分發糖果,讓大家的糖果數量都是一樣的。至於要考慮到「道德」上的公平,則要等到九歲以後才會漸漸的發展出來。

因此,爸媽請不要小看「公平」這件事情,強硬的要求「年紀大要讓小的」,反而可能導致孩子陷入「嫉妒」的魔咒之中,導致覺得自己不被疼愛,而出現挫折和憤怒。當然也就在爸媽看不到時,偷偷地對弟弟或妹妹動手,甚至導致攻擊行為的出現,豈不是得不償失嗎?相反地,我們更應該在這時候,適當的引導孩子認識「公平」的重要性,幫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孩子願意為了維護公平,而暫時犧牲自己的利益,那才是真正的公平喔!

在協助上我們可以用三個策略,幫助孩子渡過這個尷尬的時期:

 

1. 當老大的好處
孩子的公平往往是表面的,沒有考慮到個人差異(年齡、性別、能力等),只在意數字上的差異,也因此在與弟弟妹妹比較時,感到爸媽偏心而失落。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想一下,當哥哥姊姊的好處有哪些,例如:新奇玩具可以先玩到、去遊樂園玩的設施比較多、長得比較高……。透過找到自己的優勢的過程中,從中獲得自信心,並察覺爸媽的關愛,自然也就可以降低對於弟弟妹妹的忌妒心。

2. 來玩辦家家酒
透過扮家家酒的遊戲,引導兩個人的角色交換,讓姊姊有機會扮演妹妹,哥哥有機會扮演弟弟。我一直很喜歡看孩子玩扮演遊戲,透過遊戲時,彼此轉換角色來進行遊戲時,自然學會用對方的角度觀察問題,並找出解決的方式。特別是孩子們彼此競爭時,更適合讓孩子透過辦家家酒,從中學會察覺與體會對方的感受,進而達到減少衝突的情況出現。

3. 遊戲中的公平
「規則遊戲」是練習公平最好的工具。遊戲好玩就好了,為何要定義出規則呢?因為如果沒有一個規範,就很容易出現爭執,大家都認為不公平。換句話說,「規則」就是參與者衝突的規範化,並且白紙黑字的寫下來。需要每一個遊戲規則都一樣嗎?絕對不是的,不然就會變得很無趣。遊戲規則不一樣,但是要公平。藉由遊戲讓孩子了解到公平,不只是數字,而有許多另外需要注意的事情,孩子漸漸也就會體會了。

 

帶孩子不是死板板的公平,而是給予不同的規範,達到最大的公平性。不要每次都要孩子剪刀石頭布,就像是切蛋糕時,我們可以運用「先切後選」,讓孩子從中學會如何公平分給對方,也是非常好的練習喔!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小行星幼兒誌專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