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尖叫的N種原因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有孩子的都知道,孩子尖叫起來,等級直達「魔音穿腦」的噪音,真的會讓人頭痛欲裂。如果是在公共場所,更是一種可怕的折磨,真的讓人想要立馬趕快找一個洞馬上鑽進去。 孩子明明已經很會講話,但為什麼還是喜歡用尖叫的呢? 真的是會把爸媽逼瘋了。

由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用尖叫來表達情緒,高峰期在一歲半到兩歲。主要是因為孩子的想法越來越多,但語言卻還沒有追上,所以「有苦說不出」而開始出現大叫的行為。 基本上,在三歲以後就會漸漸消失,如果還持續有一直尖叫的情況,爸媽就要特別注意,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不良行為,而導致在社交互動上的困擾。

孩子愛尖叫,不一定都是有問題,如果是孩子玩得很開心而興奮的尖叫。基本上,爸媽不用太擔心,就像當你走在路上碰到大明星一樣,也會驚喜的尖叫一下。 相反地,如果是用尖叫來表達「負面情緒」,這時就必需要加以控制,以免養成孩子不好的行為,如果等到長大後要再矯正,也就會更加困難。

孩子愛尖叫的原因有N種,下面我們列出最常見的幾種,希望可以對爸媽有所幫助:

 

(一) 過度刺激:
尖叫有時是一種「屏蔽」,用來遮蔽不想要聽到的聲音或話語。當環境過度刺激,特別是有孩子討厭的聲音時,孩子常會出現大聲尖叫的行為。爸媽可以觀察一下,孩子尖叫時,是否會摀住耳朵來做判斷。如果是的話,可能是與環境刺激有關,這時幫孩子避免過於吵雜的環境,例如:吵雜的餐廳、室內遊樂區、電影院…….等,以免孩子過度刺激,而誘發出不適當的行為。

(二) 反抗行為:
尖叫有時是一種「抗議」,用來表達不想要接受,特別是當被責備的時候。當孩子尖叫時,爸媽往往會覺得愧疚而妥協,因此孩子誤認為這是一個好方式,結果更頻繁的尖叫。這時爸媽教養態度的「一致性」是最重要的關鍵,如果一個鬆一個緊,往往會導致問題持續不斷的發生。 請記得一個重點,請不要在孩子疲累時和孩子堅持,那往往只會是一場災難。「抑制力」是需要耗費能量的,當孩子都沒有體力時,又如何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三) 吸引注意:
尖叫有時是一種「電鈴」,用來呼喚爸媽的注意。如果平常孩子都很正常,但是爸媽在身邊時,特別喜歡尖叫、鬧脾氣就要特別小心。處理方式,不是給予高壓的管教,而是在孩子表現好時給予更多的鼓勵。鬧脾氣時,引導孩子到房間裡靜一下,等到稍微安靜了在給予擁抱與安慰。請記得先在家裡練習,等到在家裡都已經OK了,再延伸到家庭以外的地方。

(四) 錯誤模仿:
尖叫有時是一種「模仿」,錯誤以為是一種社交技巧。這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模仿爸媽說話的方式;一種是模仿弟弟(妹妹)的行為。前者要請爸媽在孩子面前,多多留意自己的行為,聊天時不要過度激動;後者不要一直要求孩子讓弟弟,只會導致問題變得更大,而是給予長大的榮譽感,例如和孩子說:五歲可以能玩碰碰車、七歲搭公車會有悠遊卡……,藉由期待自己長大的過程,減少孩子模仿小小孩行為的動機。

(五) 害怕失敗:
尖叫有時是一種「恐懼」,害怕自己失敗,就會變成壞小孩。這常常發生在四歲半的孩子,過度擔心自己表現不好,而出現的不適當行為。這時爸媽只要適時地抱一下孩子,說一聲:「沒關係,我們一起做」,孩子就會安靜下來。此時,讓孩子了解失敗並不可怕,再試一次可以學會,孩子很快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相反地,此時越是數落孩子的錯誤,導致孩子更恐懼失敗,反而更容易導致尖叫行為的出現喔!

 

孩子「愛尖叫」的原因真得非常多,每一個孩子也都不一樣,所以並沒有一個「特效藥」可以解決。需要爸媽運用智慧,一個一個地找出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的幫助孩子改變喔!

 

 

本文轉載BabyHome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