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兒子自從升上小一,感覺就是小屁孩無誤。回家老是在說些順口溜:「老大大屁股,內褲穿不下……..」。還喜歡問中班的妹妹:「你聰不聰明?」妹妹才回答:「聰明」。他就大笑的說:「沖到馬桶第一名」,弄的妹妹哇哇叫……..。
諸如此類的,一天到晚就屁屁、便便,的說個不停。明明就已經嚴格制止了,孩子孩子依然說個不停,真得讓人覺得很沒有水準。雖然小時候我們也會說一些順口溜,但是這樣會不會養成壞習慣呢?需要嚴格的制止嗎?
如果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孩子說這些五四三的,不是想要讓你生氣,反而是希望讓你開心。只是孩子還不會分辨場合,結果常常是爸媽很生氣。就讓我們了解,為什麼孩子老是喜歡說這些有的沒有的呢?這背後其實都是有原因的…….。
(一) 模仿效應
孩子天生愛模仿,對於五歲以下的孩子,看到什麼都會想要跟著做,但分辨能力尚未成熟,常常嘴巴說的一大堆,問他自己在說什麼,卻是懵懵懂懂的。就像是我們學上外文歌,即便是可以唱出口,但卻不一定懂的內容。很嚴格的指責孩子的錯誤,常常會讓孩子學得很委屈,甚至會覺得別人都可以說,為什麼我不可以,而出現抗拒的情緒。這時,只要減少孩子接觸這些話語的機率,大約兩週之後就會漸漸消失了。
(二) 覺得好玩
五、六歲時,孩子對於「少聽」到的詞句,會特別感到有興趣,特別是在學習拼音的階段更是明顯。因此,他們對於便便、尿尿、內褲…..等,家裡不準說的詞,一聽到就會覺得超好笑的,甚至會笑到不支倒地。基本上,孩子是出於好玩,並非是有惡意的,因此不需要刻意的去處罰,只要孩子在提醒下可以立即停止,就不需要特別在意。這時建議爸媽不要過度反應,只要說:「我不喜歡聽到這個字」,這樣就可以了。
(三) 想要分享
進入小一,孩子開始脫離家庭,接受更多元的資訊。這些訊息不只是老師,更多是與同學聊天。對孩子來說,誰可以背出越多的俏皮話、說小故事、唱順口溜,當然也就更能吸引到別人的注意力。孩子其實只是想要和人分享,而不是惹你生氣,你要的不是禁止,而是讓孩子知道你喜歡聽到什麼?孩子反而會改的比較快喔!至於逗弄妹妹,在背後其實是另外一種炫耀,好像是在說:「哈哈,你不會」。這時讓孩子有另一個可以炫耀又符合社會情境的事情,反而更容易改變孩子的行為。
(四) 加入同儕
在九歲的孩子們喜歡分「小群體」,每一個小團體都有自己的次文化。這些奇怪的話,就像是「通關密語」一般,代表一個小群體的共同認同。因此,越是強迫孩子不可以說,孩子反而更容易反抗,因為他有要加入群體的壓力存在。這時孩子應該已經擁有「分辨場合」的能力,可以和孩子說:「在家裡就不准講」,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喔!
因為上面四種原因,所以孩子在大班到小一時,特別喜歡說這些「難聽」的字眼,爸媽不用過度嚴厲的處罰,不然孩子反而會困惑。明明同學都有說,也都沒有被處罰,爸媽真的是太不公平,反而引起情緒上的抗議。這時只要和孩子說:「在家裡都不準說」,這樣明確而簡單的指令,反而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喔 !
本文轉載BabyHome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