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珍惜的寶貝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相同的一個物品,對於每個人的意義都不一樣

同樣是一條毛茸茸的圍巾,有人視為是珍藏的寶貝,但也有人只當作是保暖的工具。重點不在於物品的本身,而是「它」是否可以引起我的回憶。如果「記憶點」越是生動鮮明,孩子也就會越珍惜。

想想看,多少時候我們帶孩子去買一個貴森森的玩具,玩不到兩天沒有新鮮感了,孩子就放在一旁不理會。相反地,隨便一個小小的橡皮擦,價格不到十塊錢,孩子卻珍惜到連睡覺都要放在枕頭旁邊。這不是孩子在鬧彆扭,而是我們對於價值的觀點不同,孩子更在意的是故事,而我們大人注重的是價格。

對於孩子來說,「寶貝」不是物品本身的價格,而是爸媽賦予物品的意義。當爸媽陪伴孩子時,孩子將這樣的愉快的親密關係,轉移到「寶貝」身上。只要孩子手上拿著「寶貝」時,就如同你在身旁陪伴一樣,讓他感到安心而愉快。對孩子而言,每一個「寶貝」都有一個「故事」。就如同是DVD一樣,可以在腦海裡回溯一段美好的記憶,當然孩子有就會特別珍惜。

相反地,一個昂貴、包裝精美、吸引孩子目光的玩具,當孩子當下吵著要買,僅僅是因為新奇而想擁有,沒有任何故事或回憶可以跟別人說,又如何在購買後會覺得需要珍惜呢?許多時候,你無心隨手帶著孩子一起做的小東西,反而被孩子視為最重要的「寶貝」。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喜歡的不是「寶貝」,而是你「只做給他一個人」的證明。就是這樣甜美的回憶,孩子才更會覺得珍惜。

因為特別在意,因此孩子也常常會擔心「寶貝」會失去或壞掉,甚至引發出負面的情緒。爸媽請多多諒解孩子,這並非是孩子鬧脾氣,而是因為他珍惜你與他之間的連結。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爸媽最珍視的「寶貝」也就是我們的孩子,即便你工作再忙,是不是無時無刻的心懸在他們身上,擔心孩子會不會被欺負、會不會受傷。孩子跟我們也一樣,只是孩子在面對壓力時,處理技巧還不成熟而已。

避免孩子因為「寶貝」而鬧脾氣,我們可以使用三種策略:

 

(1)給予一個保護的承諾:
給孩子一個小盒子,不論是小鐵盒或小木盒都可以,讓孩子將「寶貝」收好。記得告訴孩子:「盒子可以保護寶貝」,這樣孩子就不會擔心東西壞掉,而整天擔心受怕。記得盒子不要太大,不然孩子會將一大堆都收進去,反而變得什麼都不「寶貝」了。

(2)壞了沒關係可以修理:
即便是非常珍惜,但是難免還是會壞掉,孩子常常也就會哭得非常慘。這時請不要將它丟掉,而是帶著孩子一起「修理」,讓孩子看到它又變好了,孩子也就會平靜下來。只要經過一兩次這樣的經驗,孩子也漸漸當物品壞掉時,就能等待而不會大哭大鬧。

(3)避免給予昂貴的物品:
孩子雖然珍惜,但是難免還是會弄丟,通常是忘記放在哪裡。但是因為價格非常昂貴,爸媽難免就會責備孩子,這樣的壓力反而增加孩子的壓力,讓孩子更加焦慮,當然隨時隨地心底都在想著「寶貝」。

 

孩子們的寶貝,從來不是一個價格而已,而是一個故事。就讓我們多多陪伴孩子,創造出更多的美好故事,那些都將會是孩子長大後最美好的回憶。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