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耶誕節交換禮物,大家一起來抽獎。抽到想要的,那真得是很開心;抽到不想要的,那可能就會覺得很失落。樂樂抽到手工皂不禁露出失落的表情,而一直悶悶不樂的,當然也會讓爸媽覺得很尷尬。面對這樣的情況時,爸媽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從兒童發展的角度來看,在五歲半前後,孩子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雖然拿到自己不喜歡的禮物覺得很失望,但是不會像小時候出現哭鬧反應。雖然對送禮者來說會覺得有點尷尬,因為此時小孩不太懂得掩飾自己的心情,很容易直接表露在臉上。直到七至九歲時,孩子才會學會如何隱藏自己的心情,而不會顯露出來。也因此,爸媽不用過度苛求,只要他做的是符合年齡的表現,也就不用過度在意。
此外,「交換禮物」對於小小孩來說,真的不是很容易理解。好不容易挑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禮物,放進漂亮的紙袋又綁上蝴蝶結,開開心心的拿到派對。前一秒還滿心期待的,下一秒就看到「自己的禮物」被別人拿走了,自己手上卻多了一個不知道是誰的東西。很容易讓孩子因為失落而突然流下眼淚來。這並不是孩子鬧脾氣,而是孩子搞不清楚「耶誕禮物」和「耶誕節交換禮物」的差異。
當換到的禮物孩子不喜歡,爸媽應該如何在引導孩子,讓我們從四個方向來出發:
(一) 避免失落
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孩子在第一次禮物交換時,往往會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又會想很多可能性。正因為過度期待,當獲得低於預期時,失落的感覺也會越大。這時爸媽在挑選「交換禮物」時,可以給孩子有限的選擇,避免孩子出現過度期望的情況。
(二) 擔心失去
當孩子抽到禮物時,可能會擔心這就是今年的「耶誕禮物」,因為擔心失去而誘發情緒。這時爸媽可以給孩子解釋,這是「交換禮物」,你的耶誕禮物在家裡等你,就可以避免孩子因為擔心爸媽答應要給的「禮物」不見了,而出現的情緒反應。
(三) 練習交換
「交換」的意思是這個東西我很多,和別人換一個我沒有的,這樣大家都得到好處。也因此,並不是刻意去買一個,自己都沒有東西的給別人,肯定是如果得到不喜歡的就會覺得虧大了。平常在家裡可以多找機會,不論是吃水果或點心,都可以讓孩子培養出正確的「交換概念」。
(四) 引發興趣
禮物不喜歡,並不一定是禮物不好,而是它不在孩子的熟悉範圍,所以孩子並不感到興趣。透過得到的禮物,也是一個引導孩子擴大興趣的機會,如同故事裡的樂樂一樣,從得到手工皂後,才對於如何做手工皂感到有興趣。如果都是一直玩自己的喜歡的東西,又如何可以擴展自己的生活領域,不是嗎?
不論是在生活中,難免會有不順心的事情,有時也會出現失落感受,這都是正常的歷程。除的當下即時的安為之外,事前和事後的練習也都是必要的,才可以讓更快的克服失落感喔!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