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惡夢的孩子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康康因為一場惡夢,驚覺應該要好愛護地球,所以拉著弟弟妹妹和好朋友一起努力做環保。雖然這個噩夢資開始讓他耿耿於懷,但是因為他的個性比較開朗而易淡忘,所以過一段時間後也就忘記了。但是,有些孩子卻不然,一直耿耿於懷,很難被安撫。當爸媽碰到孩子非常焦慮和恐懼時我們又應該如何安頓孩子的心情呢?

「夢」往往是非常真實的,不僅有如歷歷在目,甚至在夢裡有摸到、聞到的感覺。對於五歲以前的孩子來說,真的很難區辨「夢境」與「真實」之間的區別,也因此孩子很容易對於夢境的事情揮之不去。也因此,爸媽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是大驚小怪,甚至是數落孩子,當孩子被「拒絕」時的失落感,往往更容易誘發孩子的焦慮。

當然也不是跟孩子「討論」惡夢,那只會增加孩子的記憶,反而更不容易遺忘。我們應該向康康媽媽一樣,引導孩子找出解決的方式。擔心地球被破壞,那我們可以做什麼事,透過讓孩子找到解決方式,並且努力去執行的過程,孩子自然也就會放下心來喔!

讓我們用三個方式來協助孩子克服惡夢:

 

(一) 找出方式
當孩子對於一件事情感到擔憂時,與其跟孩子說明道理,不如教導孩子方式。不論是害怕淹水、海嘯、地震時,與其和孩子說明備好的科學道理,不如教導孩子正確的「應對方式」,並且帶著孩子一起做練習。當孩子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時,大腦自然也就不會一直亂想,也才能脫離擔憂的控制。而當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時,也才能獲得「安全感」喔!

(二) 全新經驗
當孩子被擔憂包圍,另一個方式是給予「新經驗」。孩子的記憶容量是有限的,你越是提醒孩子,當然也容易記得越牢。相反地,當你給予孩子一個「新經驗」,也就可以中斷這個循環。不論是出門玩一趟、看一次展覽、讀一本新書,幫助孩子脫離當下的感覺,也都是不錯的嘗試。但請記得,出去玩不一定需要過夜,有時孩子回家睡反而更有安全感喔!

(三) 接觸戶外
在運動時,我們需要協調的運用肢體,也因此可以放鬆我們的大腦,甚至進入一種類似冥想的情境。因此,當孩子無法跳脫擔憂時,與其要孩子不要想,倒不如帶著孩子去運動場跑一跑,反而更容易讓孩子調整情緒。但是,這裡要提醒爸媽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讓孩子玩到「累過頭」。當孩子大腦很興奮,但身體卻筋疲力竭的累壞了,到時晚上睡覺反而會更容易做夢。請記得睡前過度刺激,往往很易讓孩子做惡夢喔!

 

孩子做惡夢時,更需要爸媽的安撫,絕大多數只需你溫暖的懷抱,也就可以讓孩子平靜下來。孩子不是在鬧脾氣,只是夢境太真實,而孩子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分辨,隨著孩子長大了,它們就能逐漸明瞭「夢境」其實和電影一樣都是虛假的喔!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