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意輸贏,避免怪罪別人這樣教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樂樂求好心切,一心一意的想要拿到第一名,但卻又太過心急以致於造成別人的壓力,最後連自己也搞砸了。愛競爭,非常在意輸贏,如果沒有好好掌握分寸,很可能在不經意間破壞了與朋友們的友誼。如何在保持孩子求好的天性下,又不會造成別人困擾呢?這可能是很多爸媽心中的疑惑。

輸贏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贏」的企圖心,孩子才有努力和持續練習的動機。一般來說,四歲開始有輸贏的概念,而到五至六歲到高峰,甚至會有輸不起而鬧情緒的情況。因此,孩子愛競爭並不是一種缺點,換一個觀點來說他更有執行力。但此時孩子上無法理解,「競爭」和「合作」遊戲之間的區別,也因此很容易出現故事中樂樂的行為,甚至會出現怪罪別人「不努力」的情緒,當然也就讓別人對他有所抱怨。

我們常跟孩子說:「輸贏不重要,不要那麼愛計較」,基本上是沒有用的。每個人都喜歡贏的喜悅,討厭輸的沮喪,對孩子們來說更是如此。每一次輸贏都是對於自己能力的一次認同,也因此孩子會很在意,特別是家裡第一個孩子時。因此,在協助上我們可以使用三個方式:

 

(一) 合作經驗
遊戲依照類型可以簡單分為,獨自遊戲、扮演遊戲、競爭遊戲、合作遊戲。由於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孩子們更熟悉的是「競爭遊戲」,但是「合作遊戲」的經驗明顯的不夠。試試看,你可不可以立即想出一個適合孩子的合作遊戲呢?有沒有很困難?對於孩子其實也是如此,樂樂因為無法了解「借物接力賽」是一個合作遊戲,而出現過度激動的情緒。爸媽可以在家中,讓孩子增加「合作遊戲」的機會,例如:用積木一起疊出一個城堡、分工合作拼出一幅拼圖……等,也就是最好的練習。

(二) 個別競賽
誠如前面所說,愛競爭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孩子更有動機去突破自己的界線。這時爸媽可以協助孩子參與「個別競賽」,並且透過自我訓練的過程,讓孩子懂得需要付出才可以獲得成功。基本上,在意輸贏是沒關係的,但是必須要「對外」競爭,而不是跟朋友一直計較。在臨床上碰到社交困擾的孩子,往往是在班上超愛計較,但要他上台卻變得很退縮,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三) 協助別人
「個別競賽」和「團體競賽」是不一樣的,個別是自己完成就好,團體是大家要一起好,因此要懂得幫助自己的隊友。不是強調不要在乎輸贏,而是強調如何幫助隊友,跟孩子一起想出一些好方法,例如:幫康康注意誰有戴手錶……。當孩子累積足夠的經驗後,才能主動想出要如何幫助別人,自然也就不會有人際衝突。平時爸媽可以從幫助別人開始練習,讓孩子養成習慣,這比你一再提醒孩子不要愛計較,更有效果喔!

 

「愛競爭」並不是一個問題,誰又能說有「企圖心」是件壞事呢?關鍵在於表達關心的方式,以及不可以怪罪別人,這兩個才是爸媽需要引導孩子的喔!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