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小孩走丟? 平常做好3個準備動作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隨著交通越來越便利,人們每天移動的距離也變得越來越遠,對於上班族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孩子來說卻不一定。過去用腳走路的日子,移動範圍受限於體力,自然只能在有限的範圍探索,孩子也更容易記得路線,自然也不容易迷路與走丟。相反地,當車子代替雙腳,到哪裡都不需要記憶,孩子自然越來越不需要記路,而更容易出現「迷路」或「走丟」的情況。

「迷路」和「走丟」對於孩子並不是一件小事,而是攸關性命的大事情。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走丟」的影響可不只是當下,甚至會讓孩子牢牢地記住一輩子,因此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在許多人回憶小時候最早的記憶,不論是「媽媽走丟」或「自己走丟」,常常都是排名前三位。當然,我不是建議爸媽要一直緊緊盯著孩子,一刻鐘都不要放鬆,搞到出去玩都變得神經兮兮,又如何能享受旅遊的放鬆。相反地,我們更需要教導孩子「如何危機應變」,碰到問題時可以如何處理,當孩子知道應對方式,自然也就不會驚慌失措的鬧情緒。

特別是孩子關不住,總是想要出去玩,越是期待也越興奮,有時常會不小心的失控。就像故事中,樂樂和媽媽一起去搭捷運,急忙跑進車廂裡,卻忽略了媽媽還沒跟上腳步,眼看著門已經關上,但媽媽還在月台上的情況出現。針對這種狀況,爸媽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引導孩子:

 

(一) 牽手走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可以使用「牽手走」的策略,跟孩子說:「媽媽不知道路,你可不可以帶媽媽去」。當人多的時候,讓孩子跟媽媽牽手走,這樣既安全又不會有危險。讓孩子先養成習慣,日後只要人多看不到媽媽時,孩子就會主動來牽媽媽的手。

(二) 會求助
對於年紀比較大的孩子,爸媽可以帶孩子演練如何尋求協助,例如:捷運站的櫃檯、百貨公司的服務台、警察叔叔…..等。讓孩子知道如何找到可以信任的人,並且尋求幫助來找到爸媽。不需要非常刻意,只需要剛好經過時跟孩子說一聲,也就可以有效果。

(三) 看地圖
不知道自己在哪裡,才會驚慌失措。孩子鎮定不鎮定,不是個性問題,而是能力問題。如果孩子空間定位比較好,搞得清楚自己在哪裡,才能安心的去解決問題。爸媽在出遊時,可以善用景區的地圖,讓孩子練習看地圖找地點,讓孩子學會認路、看地圖也是很好的準備工作喔!

 

依照孩子的年齡,使用適當的策略來教導孩子,帶著孩子事先做好準備,遠比我們一直緊緊盯得孩子的安全來得重要。培養孩子應付危機的能力,當面對危機時才能鼓起勇氣,不慌不忙地克服喔!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