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對策,預防幼兒模仿網路內容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現在孩子們身為「數位原住民」,免不了從小接觸 3C產品,甚至很多時候用的比爸媽還要熟練,常常會讓爸媽感到訝異。網路資訊傳遞很快速,更有許多是為了博取眼球的影片,內容只為了創造樂趣,而非真正符合事實。但這也讓天真的孩子們,感到困惑不解,甚至可能惹來麻煩。

如同故事中的樂樂,無意間看到影片裡的「跳傘實驗」很好玩,因此聯想到用雨傘來模仿,幸好爸爸及時發現並阻止,樂樂才免於發生意外受傷。四、五歲的孩子,只要眼睛看到的、看過的,往往就會信以為真,很難了解「特效」是什麼一回事。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孩子對於「不合理」事情充滿興趣,才會開始探索並尋找出「合理」的答案。

由於電腦特效越來越神奇,連「AI虛擬偶像」都徐徐如生,即便是成人也很難分辨。當「不合理」的事情不一定是科學,也可能是「特效」的情況下。例如:前一陣子很有名的影片,將香蕉和奇異果都對切開來,將它們合在一起,然後埋在土裡,結果以後就會變成「奇異蕉」。一切看起來是那樣的合理,但不論你如何做實驗,肯定不能成功複製。但就是這樣似是而非,卻成功吸引大量的瀏覽量。

正因如此,爸媽務必需要幫忙孩子過濾觀看或收聽的內容,才能避免孩子吸收到不恰當的訊息,特別在十歲以下尚無分辨能力的孩子們。讓我們用三個方式來引導孩子,讓孩子在數位時代裡可以避開危險:

(一)一起來看
幫孩子過濾影片與資訊,並不是防小偷,盯著孩子看什麼,那反而會破壞親子關係。當然我們可以使用手機或APP中的兒童模式,但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孩子一起看,當發現影片內容不恰當時,可以直接跳過或跟孩子解釋,這樣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很多孩子做出不適當的行為,並非是要惹爸媽生氣,只是出於本能地模仿,但無法分辨對錯與情境。只要你跟孩子一起看,知道孩子行為產生的原因,自然也就不會責備孩子,不是嗎?

(二)表現自我
孩子做危險的事情,除了無法判斷危險之外,有時是因為想要表現自己,希望可以讓爸媽稱讚。因為過度想要獲得讚美,而忽略自己的能力,常常就會出現讓爸媽嚇到心臟病發作的情況。這時爸媽需要的不是阻止,而是幫孩子找到可以表現自我的「項目」,讓孩子明確知道自己哪裡比較厲害,可以獲得讚美。不論是會騎腳踏車、會幫爸媽拿東西、唱歌很好聽……,不論是大事或小事,只要孩子做了可以獲得注目與稱讚,孩子自然不用一直試誤的找尋,而惹出不必要的麻煩。

(三)設計遊戲
如果你仔細觀察孩子們一起玩,就會發現五歲的孩子們非常喜歡創造遊戲,一群孩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設計遊戲的規則。設計遊戲就是一種思考,首先要看手頭有哪些東西,然後做角色分配,最後訂出大家的可以接受的規則。爸媽在家裡可以讓孩子嘗試的設計遊戲,並幫孩子完善規則,培養孩子組織計劃的能力,從中讓孩子懂得如何可以分辨危險,訂出適當的規則避免受傷。當孩子懂得如何避開危險,自然可以減少有危險的舉動,而不會讓自己或朋友受傷了。

 

孩子是無比天真,對於所有的一切都會學習,但並不會分辨對錯。因此,爸媽更要擔當起幫孩子「過濾」的角色,才能讓孩子在快樂的童年中成長。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