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許多爸媽擔心孩子輸在其跑點,從幼幼班開始補英文、數學、鋼琴……等,希望孩子可以聰明一點,但這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嗎?
學習如同堆積木一般,需要許多積木一個一個的累積,才可以疊的穩、疊的高。聰明不是一件事情,需要許多不同能力的結合,才能展現智慧。單單是在單一領域的學習,往往可以有快速的成效,因為去除了孩子探索的時間,直接萃取需要背誦的知識,當然也就節省了很多時間。然而,這樣速成的補習,效果往往比較像是吃補藥,而不是日常生活的飲食。如同秋冬時的進補一樣,可以調理身體,但卻不能每天當正餐吃不是嗎?
在孩子進入國小前的學習準備期,爸媽更應該要做的,在語文、推理、記憶、專注、空間的五大類均衡的學習,而不是只有專注於單一能力。如同飲食要營養均衡,對於孩子偏食我們會特別注意一樣,如果只有一項特別突出,不會讓人覺得孩子聰明,只會讓人感到有點怪怪的….…。
明明難題都會做,但簡單的卻做不來,難道是孩子不配合?或不聽話?其實,可能都不是,而是孩子過度擅長於「單一領域」。雖然滿足爸媽的虛榮心,卻是不小心挖洞給孩子跳……,甚至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因為孩子永遠搞不懂自己到底會不會。
與爸媽想像的不同,大腦是一個「資源共享」的概念,如果大腦皮質的視覺區 (空間) 功能過強時,往往消耗掉所有的能量,反而壓抑聽覺區 (語言)的活化。讓我們用電腦來比喻,雖然已經買到最新的CPU,如果開了太多大型軟體,勢必導致其他軟體跑不動。關鍵不在於CPU給不給力,而是如何適當的分配資源,讓所有的軟體都可以有效率的運用。想像看,如果一個三歲的孩子可以自己拚完120片的拼圖,不需要大人的協助;但卻現在都不願意說話,只願意用手勢來表達。你覺得孩子聰不聰明呢?是不是有點難回答呢?
其實,並非孩子有問題,而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常常有於自身特質的關係,無意間養成孩子在學習上的挑食。例如:自己喜歡看書閱讀,也就從小帶著親子閱讀,強化語言能力;自己喜歡玩樂高,從小買一大堆給孩子拚,培養出空間概念……..等。但卻無意間忽略了,其他與學習有關的領域。這並非是孩子不聰明,而是缺乏適當練習的經驗。
聰明學習不能偏食,讓我們記住「語文、推理、記憶、專注、空間」的五大類,給予孩子們均衡的學習喔!
本文轉載小行星 遊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