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今年農曆春節特別的早,難得一整個假期真是讓人又期待又擔憂,特別是有小小孩的爸媽們。最近幾年「農曆新年」的氣氛是越來越淡,不像以前早早就大街小巷放著新年歌曲,加上滿街的燈籠、春聯看起來一片的喜慶的火紅,也不像一月一日有煙火或跨年晚會的熱鬧。「除夕夜」更變成好像「領紅包」,連「守歲」大家一起撐著玩通宵也都消失了,換來的是大家個自「玩手機」的情況。
對於「團圓夜」大家一起聚餐聊天,和親戚一起碰面聚餐,聊聊自一年來的生活經歷,也隨著網路資訊的快速傳遞所取代。即便你不說,遠在老家的親戚也都知道,要在聊起來也顯得有點尷尬。對於大人來說,「農曆新年」大概就是可以休一個長長的連假,待在家裡盡量「擺廢」。但對於越小的小孩,團聚的新年可以越有意義的,而不只是搭車下去露個面而已喔!
「安全感」不只是依靠爸媽的照顧,更需要「家族」的力量。讓孩子知道除了爸媽以外,還會有人願意對我表現善意。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正向經驗,孩子才會覺得外界也是安全的,而願意勇敢的去冒險。正因此,很多爸媽都會疑惑,我明明一直陪在孩子身邊,為何孩子還會缺乏安全感呢?其實,可能是在生活中缺少「家族」的角色。因此,一年一度的團圓聚會,對於小孩來說是有發展意義的,而不是只是去吃一頓飯而已,不是嗎?換而言之,有一個可靠的姑姑、舅舅……對孩子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
相反地,領紅包、貼春聯、買年貨、放鞭炮……這些只是讓孩子打發時間的插曲,讓孩子對於「農曆新年」擁有更多的期待。對於許多在都會區長大的孩子,「放鞭炮」是最有吸引力的,因為現在都已經被禁止,只有真得返鄉過節才可以玩到,不論是沖天炮、仙女棒、水鴛鴦、金魚火花、風火輪……,甚至是甩炮,都可以讓孩子感到又緊張又興奮的。這些經驗一定要實際做過才能體會,隨著第一年看人家玩,到下一年敢自己點燃引線,而一年一年變得更加勇敢,不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孩子其實也是這樣一年一年的慢慢長大的。
「農曆新年」除了文化上的意涵之外,返鄉過年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如何幫孩子創造愉快的經驗,特別是「小小孩」對於「離家」往往是一種挑戰。讓我們從四個方面來幫孩子做好準備:
(一) 交通工具
孩子總是很難坐著不動一個小時,如果有返鄉的需求,交通工具的選擇也就很重要。如果要孩子三、四個小時都待在車上,基本上對孩子與爸媽都是一種折磨。這時自己開車,每一個小時讓孩子下車放放風,通常是最好的選擇。或是搭高鐵或火車,當孩子坐不住時可以起來走一走,這樣也不會干擾到別人。希望孩子可以一直坐好不要亂動,可能要到七、八歲以後喔!
(二) 飲食口味
台灣是個美食天堂,北中南東都有不同的口味,但孩子可能還不能「品嘗」出之中的美味,也因此會出現拒吃的情況。特別是有時老家吃的口味重鹹,對於小孩子也不是很適合,可以幫孩子挑選他喜歡的,或事先額外準備孩子們喜歡吃的食物。團圓夜的重點是「人」,請不要在這時跟孩子堅持不可以「挑食」這件事情。
(三) 習俗體驗
在孩子學會閱讀前,孩子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認識世界,而不是「聽大人說」。直到孩子發現「書」中寫得事情,會真實「發生」在自己的世界中,書本的內容才真正變得有意義。爸媽可以依照孩子年齡來安排,不論是貼春聯、剪春花、寫福字、放鞭炮……總之一定可以找到適合孩子做的事情,如果沒有也可以去廟裡拜拜。讓孩子有事情可以做,也才不會覺得無趣喔!
(四) 休息睡覺
「守歲」對於六歲以前的孩子並不適合,和大人不一樣熬夜的隔天,孩子往往會過度亢奮而鬧脾氣,反而容易失控被責備。因此,盡量維持睡眠的規律是很重要的,也可以讓孩子表現的比較好。對於比較不容易入睡的孩子,爸媽記得可以帶孩子的被單或枕頭,這樣在外面過夜才會比較順利。其實,跟爸媽想像的不一樣,孩子對於味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氣味不好孩子可能就會鬧脾氣。因此,寢具和房間通風也就很重要。
讓我們做好安排與規劃,幫孩子過年做好準備,讓孩子對過年留下美好的記憶。請記得,對於年紀越小的孩子來說,「過年」也就越重要喔!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