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不要太看得起自己的「意志力」,這是我最近在寫文章最大的感覺。
因為天氣變冷了,真的是很懶得出門。但是在單位上班,即便是抽出時間,但依然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要去處理,這對於需要有一整段時間來整理思緒寫文章,真的是超級大考驗。明明就已經預留三個小時的空,但寫作的進度真得是少的可憐。
等到回家以後再寫,即便是凌晨,當孩子都睡覺沒有人吵你時。在溫暖被窩的隔壁,坐在書桌前面努力,基本上更是一種折磨。我們常常把「意志力」放在嘴邊,但真的要看你做的是什麼事情,如果做的事需要反覆去作,意志力就搬演了重要腳色。但若是創意、靈感這類工作,意志力其實並沒有什麼多大的效果。
有時坐在咖啡廳裡面,按照自己的步調放鬆,讓自己感覺好像是脫離這個現實空間時,靈感反而才會源源不絕。很多時候我也在思考,一樣都是在打字,為何在咖啡廳就比較容易?想來想去,可能真的是環境氣氛的感覺,因為它是一個家庭與工作之間的中繼站,更重要的在咖啡廳用電腦打字,才不會被「上網」所打斷。如果電腦有連結網路,三不五時就有通知跳出來提醒你,專注這件事就會變得困難許多,或許這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孩子更需要的,不是把生活變成苦行僧一樣地去培養「意志力」。
堅持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但是意志力是有限制的,如同在傍晚時我們特別容易有衝動,很難用理智控制自己,也難怪即便是減肥,但宵夜卻特別難抗拒。也因此,幫孩子「隔離」不必要的刺激才是關鍵,特別是在九歲以下的孩子。
對於孩子,我們需要的不是一直耳提面命,而是用三個方式方來協助孩子:
(1)固定的時間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心時間」,爸媽可以觀察孩子在那一段時間是清醒而專心,可以坐得住又有精神。將時間固定下來,每天同樣的時間讓孩子習慣坐在桌子前,不論有沒有作業,這樣更容易讓孩子養成寫作業的習慣。此外,孩子很難一坐下來就專心,可能會需要五到十分鐘的緩衝,如果孩子屬於拖拖拉拉的類型,第一個可以使用一個固定任務,來當作一個暖身活動,例如: 把桌子先擦一擦再讀書 (請用乾抹布)。
(2)固定的空間
環境或氣氛對於讀書也是很重要的,最重要是隔絕干擾,旁邊最好不要有孩子喜歡的東西。雖然很多爸媽都會在孩子的房間裡放書桌,但旁邊不是床就是一堆小擺飾,反而不如在空無一物的餐桌上,更容易讓孩子讀書,不是嗎? 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往往喜歡跟同學一起做相同的事情,所以跟同學一起寫功課往往也會比較有意願,這也是可以考慮的事情。
(3)適當的間隔
「思考」與「記憶」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也因此當孩子讀不進去時,不如帶孩子去走一走、跳一跳,讓大腦放空一下子。玩的時候好好玩,就是要讓大腦放空,等一下才能裝進新東西。即便是在上班也會需要休息,與其讓孩子用藉口一直上廁所,不如幫她計畫好休息時間。讀書需要有毅力,但不是做苦力,爸媽一定要分清楚,孩子才會主動學習喔!
其實,專心最著要的能力不是「意志力」,而是「習慣」。習慣讓大腦將日常生活的瑣事獨立出來,讓大腦可以有餘力用來學習與記憶。如果大腦一直在「努力」的控制自己,又如何將心思花費在學習上呢?就像是我請你要一邊半蹲一邊背書,這根本就是虐待不是嗎?
讓孩子先養成一個好習慣,孩子自然也就會避開誘惑,才不會讓自己的「意志力」超載而又被責備喔!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