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不喜歡上學~關鍵是有沒有好朋友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放假總是開心的,特別是暑假,更是出國玩的好時機。爸媽可以解放一下工作的壓力,孩子也可以探索更多新奇的事物。並且買上一大堆的戰利品,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國。其中,也包含不少「歐咪呀給」(伴手禮),回來分享給親戚朋友們。

對於孩子們,他們的分享欲也是如此。跟爸媽想的不一樣,孩子迫不急待想在放假後趕快回學校上學,並不是已經開始想念學校的課程,想要學更多的知識,而是心心念念想見到好久不見的朋友,分享自己暑假假期有多麼豐富、多樣的有趣。換而言之,孩子喜不喜歡上學,並非是成績好不好、自己優不優秀,更重要是有沒有「好朋友」在等他。

有時我們覺得孩子很外向,就不會有交友的困擾,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最近碰到幾個小朋友,超級愛說話也很活潑,但是就是沒辦法跟其他小孩子搭上線。相反地,他更喜歡跟大人聊天、交朋友,在幼兒園裡老師以外,小朋友反而好像都跟他不熟。主要是他聊的「話題」太深奧,其他小朋友都沒興趣,感覺好像只看到他嘴巴不停地動,但卻又聽不太明白,自然也就很難玩在一起,不是嗎?

這時如果又碰到換班,一時之間老師和同學都有所改變,這時孩子往往會因為「沒有朋友」而出現一些擔憂,甚至會不由自主的鬧脾氣,東嫌西嫌的什麼都不順心,搞到媽媽從耐心安慰,直到拼命翻白眼的忍著不動怒。其實,這不只在小孩子身上會看到,即便是小升中的十多歲的大小孩,也蠻常碰到的的情況。千萬不要將「交朋友」當作一件小事,好像沒有朋友也沒關係,而是要幫孩子做一些準備與練習。

當然不是和小小孩說道理,跟他說朋友的重要性,而是可以用三個方式來幫孩子們做好準備:

 

(一) 你的名字
學會自我介紹,最少要說清楚自己的名字。對小孩子來說,只要彼此記得對方的名字,那就不是陌生人,而可以當朋友了。此外,還要記得自己的年齡、班級、學校、興趣…..等,不要別人一問什麼都回答不出來。爸媽可以在家裡三不五時的就問一下孩子,幫孩子事先做好準備工作。自我介紹除了讓別人認識自己,也可以編一個小故事,讓大家更容易記得自己的名字,也是很有意思的方式喔!

(二) 找共同點
想要短時間與別人建立關係,最有效的方式是模仿對方的言行舉止。兩個人越有相同點,在潛意識上顯示彼此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然感情也就會比其他人來的好。同樣的在打招呼聊天時,也可以用「共同點」來幫助關係的建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玩一個古董遊戲「大風吹」,孩子一開始雖然只是背誦大人說過的題目,突然之間就會知道要先觀察,找出共同點才會更有效率地獲得位置。

(三) 要打招呼
當別人叫你時,要記得打招呼,即便是離開校門以後。也或許是很害羞,不敢跟人對話,也都應該要招招手讓對方感到尊重。很多沒朋友的孩子,雖然可以跟大家玩在一起,但是平時別人跟他打招呼卻都沒有回應,給人一種高冷的感覺。在家可以試著玩「點名遊戲」,叫到名字就要接球,叫別人名字再將球傳出去,讓孩子更熟悉與習慣「打招呼」這一個小動作。

 

交朋友與個性是外向和內向,並沒有多大的關係,畢竟好朋友不用多,有一、兩個也就可以。如果孩子真得是非常害羞,導致不容易交到新朋友,這時強烈建議爸媽可以用另一個策略「安排樁腳」。幫孩子在新學校裡找一個已經認識的朋友,幫助孩子過渡暫時沒有朋友的階段,其實兄弟姐妹也常扮演這個角色。一開始在班上沒有認識人時,常常就會黏著姊姊,不到兩週有自己的新朋友時,往往也就逐漸不用一直找姊姊。

有沒有好朋友,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小事,有時候需要大人的在家的協助,才能讓孩子培養出認識好朋友的第一步喔!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