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網路上有許多的「流行語」,其實來自於共同的童年記憶。前些日子很常聽到「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這句網路名言,你知道他來自於哪裡嗎? 如果仔細去探索,它是從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卡通「海綿寶寶」,其中一集中章魚哥的一句台詞。童年對於我們的影響,可能遠比想像中大的很多、很多,甚至是縱貫我們的一生。
對於六年級、七年級的人說,卡通主題曲是一種可怕的存在,只要音樂一響起馬上就可以讓人接著唱出來,一下就可以分辨你是哪一年出生。一群人在一起聊過去的「記憶」,一直都是炒熱氣氛、增加熟悉度的好方式。交朋友也是如此,如果有「共同話題」,往往也就更容易建立關係,特別是在五歲左右,孩子往往會想要跟別人一模一樣,做一樣的事、穿一樣的衣服…..等,以便可以更容易交到朋友,甚至會擔心跟別人不一樣而擔憂。這時,孩子對於印有「卡通圖案」的物品,往往也會特別有興趣,主要是要跟別人有共同話題。
每一代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流行。對我來說,三麗鷗最紅的明星應該是Kitty,畢竟在我那一個年代,麥當勞還出過一系列的Kitty布偶,每一次都還要先預約才能搶到。前陣子到日本玩,家裡的妹妹卻要買一個袋子,上面有一個藍綠色的「醜魚」,才知道三麗鷗有「人魚漢頓」這個角色。說起來還真得不在我的審美觀上,大眼、厚唇、泡泡腿,不管如何看還是旁邊櫻花配色的Kitty比較順眼。但妹妹依然堅持一定要醜魚,最後還是順著她的想法,只能說可能她的朋友間比較流行。不能否認我們都是期望跟別人一樣,或是要有共同經歷可以跟別人分享,這種需求不論你是幾歲都一樣。
不論我們大人是否喜歡,都不能否認「卡通」確實在孩子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你仔細觀察孩子們私下的聊天、遊玩、扮家家酒……,或多或少都會有「卡通人物」的出現。這時如果你一個都不認識,可能也就很難接上別人丟出來的「梗」,自然也就很然融入其中。其實不是別人孤立,而是缺乏的共同的話題或經驗。正因為想要交到新朋友,有沒有共同的經驗與記憶也就非常重要,這可能才是孩子鬧著要買東西背後的原因。也因此,不要怪孩子不會交朋友? 或是責怪孩子老愛買東西? 而是他們可能需要透過這些方式,來跟朋友建立一個共同話題的策略,只是不夠成熟而已。
幫孩子跟同學建立共同話題,但卻又不想讓孩子看卡通,那就必須做到兩件事:
(一) 共同的經驗
共同話題不一定要看電視、看卡通,更可以用小朋友常會去的共同地點,例如: 動物園、兒童樂園、游泳池、夜市…..。藉由假期出遊時,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們可以彼此分享。甚至可以幫孩子印出照片,帶去跟朋友們分享,有時也會有不錯的效果。想想我們大人不也是如此嗎? 常常到網紅景點打卡,不也是為了如此。只是對小孩子來說,這些景點對孩子來說可能沒有兒童樂園來的有吸引力,更難當作話題。
(二) 找出共同點
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別人跟自己,找出共同點。只要能找到別人和自己有一樣的地方,自然也就更容易有話題可以聊。這也就是為什麼小時候我們會玩「大風吹」,如果你越擅長觀察,也就越能贏得遊戲。交朋友從來不是只顧著說,而是觀察別人對什麼有興趣,才能找出共同的話題。如果孩子擅長觀察,自然也就不需要使用「卡通圖案」的衣服來創造話題了,不是嗎?
「卡通」並不是完全的不好,也不需要全然的禁止,畢竟如果全班人都知道,只有你一個人不懂,真得也很尷尬。只要在「有監督」的情況下 (卡通跟電影一樣是有年齡分級),看卡通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喔 !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