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孩子不是縮小版的大人,也因此在不同的年齡需要是不同的,當然建議也會有所不同,在專注力的養成上也是如此。讓我們從三個年齡層來看:0-3歲、3~16歲、7~9歲,如何促進孩子的專注力。
(一) 0~3歲
如果說成人可以像手電筒「聚光」一樣的專注,那麼寶貝這時的注意力則更像是一個「散光」的燈籠。對於身邊一切的事物都充滿好奇,畢竟對寶貝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即便是路邊散落在的樹葉,踩起來喀喀作響也可以讓他玩上好一陣子。這時專注力的培養不是教導,而是引導,觀察孩子有興趣的事物,再順勢引導才是重點喔!
爸媽可以選擇三、四個玩具,分散在房間裡面,看寶貝選擇哪一個,再陪著他一起玩下去。千萬不要孩子玩得很認真,卻硬要孩子玩另一個,反而破壞孩子的專心。請記得這時最重要的,可是陪伴孩子一起玩的「參與性注意力」喔!
【0~3歲專注力遊戲】
唱兒歌:跟孩子一起唱熟悉的兒歌,看著孩子可不可以跟著哼哼唱唱。可以善用播放設備,讓孩子可以經常聽到,這樣才會更容易成功。當熟悉之後,爸媽可以適當地停頓一下,給孩子接下一句的機會,也是很好的練習。
滾棒球:跟孩子面對面坐在地板上,雙腳打開來,然後將球滾過去給孩子,看看孩子可不可以接著,並且將球滾回來。彼此傳球也就是最簡單的輪流與互動,一開始可能需要爸媽一起協助,寶貝才能理解喔!
跟我做:和孩子面對面,跟孩子玩鏡子模仿的遊戲,例如:一邊說:「摸摸頭、碰耳朵」,並且做出動作,看孩子可不可以模仿的正確做出來呢?不要小看模仿這件事,這可是孩子學習最基本的一種能力。
(二) 4~6歲
4 歲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期,孩子越來越像一個小大人,迫不及待的想要趕快的長大,最好睡一覺起來就變成大人。但是這時孩子的「抵抗力」尚未成熟,很容易因為外在干擾而分心,也因此爸媽需要將家裡的玩具用大箱子收納起來,只留下三、四個玩具,避免孩子不停的一直在換玩具,也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這時期最重要的,讓孩子懂得「要把一件事做完」,但由於孩子還不會估計自己的能力,因此常常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這時爸媽不只是要堅持,更要運用智慧,幫孩子分階段完成,例如:一天做一半、兩天可以做好…..。可以將事情做完,也就是「持續性注意力」的基礎,爸媽不要小看這一件小事喔!
【4~6歲專注力遊戲】
走迷宮:依照孩子的年齡,給予適當的迷宮遊戲,讓孩子在紙張上冒險,看可不可以自己過關。一來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二來可以練習運筆技巧,兩者都是日後學業學習的重要能力。爸媽可以準備一本隨身攜帶的迷宮簿,也可以帶出門讓孩子練習。
玩樂高:不論是樂高或其他積木,只要是有說明步驟的,讓孩子可以一步一步跟著做,到最後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也都是很好的練習。如果孩子堅持選擇超過自己的能力,爸媽需要事先幫孩子做規劃,例如分成兩、三次做完。但請記得孩子此時最多只能堅持一個星期,如果太過複雜的還是一開始就拒絕孩子。
去玩沙:孩子都喜歡玩沙,這或許是一種天性,也是培養自己抵抗外在干擾的重要工作,讓自己以後不容易分心的關鍵。如果因為一個小沙子就可以讓孩子不舒服一整天,你覺得孩子容易專心嗎?帶著孩子玩沙、玩水,讓孩子的觸覺不要太敏感,也是一種很好的遊戲。
(三) 7~9歲
國小與幼兒園是不同的,老師不再可能一直跟在旁邊協助,孩子需要更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只是許我們想像的不同,校園並不是一個安靜的地方,反而是相當的吵雜。也因此,孩子必需具備良好的「選擇性注意力」,才可以應付學校生活的需求,不然也就很容易出現「分心」的情況。
此外,部分孩子因為「眼球動作」尚未成熟,很容易在抄寫上卡住,無法流暢地在黑板與書本上作轉換,因此會出現「發呆」的情況。當然也都導致孩子出現「不專心」的表現,也因此爸媽需要事先預防,才可以讓孩子在學校裡保持專心。
【7~9歲專注力遊戲】
悄悄話:不要每天都高八度的叫孩子,而是要跟孩子說悄悄話。其實,不論是說悄悄話或傳話遊戲,都是很好的練習專注力小遊戲。專心需要一種感覺調節的能力,也就是將小聲地放大,將噪音過濾掉或縮小的能力。如果孩子無法將需要注意的聲音放大,當然也就很難聽清楚別人說的話,當然很容易出現搞不清楚的狀況。專心不只是要靠眼睛,對於小學生而言,耳朵好不好反而更重要。
玩沙包:小時候大家都玩過,將沙包高拋到天空,趕快拍手三下,再接住的沙包遊戲。而且大家還會創造出各種不同的花招,看看誰最厲害。這其實不僅僅是下課的遊戲,而是孩子自主練習「眼球追視」的手眼協調技巧。這個動作其實也就是孩子在遠端抄寫,將黑板上的字抄到書本上的動作,想想看光是要寫字就已經讓孩子花費全力,如果眼睛還找不到,當然對學習也就很難感到有興趣。
猜數字:在心裡從1~100中想一個數字,讓對方猜自己的數字。過程中只能回答大或小,大家輪流猜,看看誰最快猜出來就是贏家。這不僅是一個數學的遊戲,孩子必須要注意聽別人的答案,才能正確的猜出答案。也因此,如果只是兩、三個人玩很難有趣味效果,人越多反而效果好,並且是隨時可以用的遊戲。對於年紀較小或人數較少時,建議縮小數字的範圍,這樣孩子才會更有遊戲的動機。
專注不是靠意志力,而是必須要遊戲中培養出能力,孩子才能輕輕鬆鬆的保持專注力。讓我們抽出時間,陪著孩子一起玩出專注力,你的陪伴與引導才是孩子們學會專注力的最重要的關鍵。
本文轉載信誼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