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隨著寶貝到了兩歲,很多媽咪也都希望寶貝可以試著戒尿布,一來尿布真的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二來也可以省下幫寶貝換尿布的麻煩。這時,選擇一個適合而安全的便盆,就會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爸媽可能要留意喔!
照顧小寶貝,最重要的並不是美觀,而是安全。許多爸媽買給寶貝的第一個便盆,常常是直接放在「成人馬桶」上,但是很快地妳就會發現,寶貝根本就不願意配合,甚至連要他坐上去都有困難。因為這類的商品,並不是設計給戒尿布的寶貝,而是已經脫掉尿布的「大寶貝」使用的。
讓我們從三個來看,如何選擇小寶貝適合的便盆:
(一) 穩定性
寶貝的單腳站立,大約只能維持五秒鐘以下,平衡技巧更還沒有發展成熟。這時寶貝對於雙腳要同時離地,常常會感覺到不安全或焦慮,因此要讓寶貝坐在成人馬桶上,直覺就會出現抗拒而一直想要下來,連培養「便意」的時間也沒有,當然也就很難成功。反而是外貌不吸引人的傳統便盆,直接放在地板上的「跨坐式」,一來高度低讓雙腳可以碰地、二來低面積寬大而比較穩定,寶貝反而會更願意配合,更適合用來作為初次練習便便的工具。此外,由於使用「蹲坐」的姿勢,也讓肚子還不太會用力的寶貝,在上廁所時更容易使用力量,也讓便便比較順暢喔!
(二) 美觀性
專為寶寶設計的便盆,真的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不論是動物、交通工具、卡通人物,只要你想得出來的,幾乎都可以找得到。這些可愛的設計,都是希望可以吸引寶貝的注意力,讓寶貝願意坐在上面。甚至還有附上平板支架,讓寶貝一邊便便、一邊滑平板的款式。理論上是很合理的,只要寶貝願意坐的久一點,才能在馬桶上便出來,但結果往往和爸媽想的差很多,因為寶貝一心一意都在看螢幕,根本就沒有想到要便便這件事,最後還是無法成功。在美觀以簡單大方、堅固耐用,不要有過多功能或玩具的,反而更適合寶貝們使用喔!
(三) 清潔性
便盆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暫時收納寶貝的便便,然後再移到馬桶沖掉。因此,方便清潔絕對是最重要的考慮,可以先蓋分開是最好的。許多便盆會設計成「抽屜式」,雖然外觀看起來很美觀,但是使用時反而變成一種困擾,一定要先試試看在購買。再者,一來是因為黏人,二來是不喜歡一個人獨處,所以常常要他去廁所便便,很容易心生抗拒。其實,寶貝不是不願意在馬桶上便便,而是害怕自己一個人去廁所。這時一個乾淨的小便盆,放在客廳的角落,但依然可以看到爸媽的地方,寶貝往往就會非常願意配合,而去坐在上面便便了。
不能否認,寶貝可以坐在馬桶上便便,真的是太好了。只要優雅的按下按鈕,嘩啦~嘩啦~~便便先生就被漩渦捲走了,更不用聞到那可怕的便便味。特別是孩子開始吃肉以後,那個味道真的是非常恐怖,跟小時候完全不一樣。只是在美好的生活之前,寶貝們總是需要經過很多的練習,而不是你說一、兩遍就可以的。建議爸媽先用「跨座式」,先讓孩子學會自己便便,一來比較安全、二來更好用力,寶貝也比較容易成功。一直等到寶貝充分熟悉之後,可以成功地坐在上面便便,再改成放在馬桶上的「坐墊式」,這樣才會又安全又可靠。
記得千萬不要無聊的逗孩子說:「不坐好,會被馬桶沖走喔~」,那我保證孩子肯定被你嚇到兩週不敢再看到馬桶,如果希望寶貝可以自己上下馬桶,而準備小梯子(小凳子)給孩子,一定要先確保梯子底部有「止滑墊」,並且保持地面的乾燥。「滑倒」是最常出現的意外,這也是不建議一開始就使用「小馬桶墊」的另一個原因。
讓寶貝練習在小馬桶上便便,其實比教孩子尿尿更簡單,因為寶貝常常吃飯後,「反射性」地就會想要便便。因此,爸媽更容易掌握練習的時機,只要適時讓寶貝坐在小馬桶上,他很快地就可以如何控制便便。只是爸媽需要記得,千萬不要過早強迫寶貝練習,過度高壓的強迫訓練,很容易導致不必要的焦慮出現,結果反而會導致便秘的情況出現。
因此也較建議,當孩子已經可以清楚表達想要上廁所的意願之後,再開始練習就可以喔!
文章刊登靖娟基金會IBABY愛寶貝親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