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愛滑手機——從感覺系統看見3C背後的吸引力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黃沛瑜 老師

 

我們身處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手機、平板等3C產品早已深深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中,成為難以割捨的一部份,以致於許多人一天的開始,睡醒睜開眼後,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然後一滑便是幾個小時過去,彷彿沒有了它便會與世界脫節,也很難想像沒有手機的日子怎麼辦,不只是大人,連小朋友也容易被螢幕吸引得目不轉睛,沉迷於這些好玩的裝置中,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對這些3C產品如此高度依賴呢?

被矇騙的大腦
若從感覺的角度解釋,其實我們的大腦是被眼睛矇騙了,當我們滑動手機、沉浸在遊戲或影片中的時候,那些帶有「速度感」的視覺刺激,會讓大腦產生一種錯覺,就好像身體也正在移動,而這種速度感的錯覺會讓我們感到興奮,進而產生愉悅感,導致我們對3C產品越發依賴甚至上癮。
而這種錯覺,其實與我們體內一個重要的感覺系統——前庭覺,有著密切的關聯。

什麼是前庭覺?
前庭覺的感覺器官位於耳朵內部,主要負責感知身體的平衡以及動態移動,它包含兩種主要結構:
• 半規管: 負責偵測旋轉運動。
• 耳石: 負責偵測線性運動和重力方向。
這些結構能將頭部在空間中的位置以及移動資訊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幫助我們維持身體姿勢的平衡、調整姿勢,並確保移動中的視野穩定等。
而前庭還有另一項與視覺密切相關的重要功能,前庭內的前庭神經會接收來自視覺系統的訊息,所以當我們快速移動時,除了接收來自前庭覺的感知,也會同時接收到視覺的訊息,因此眼睛會與前庭會一起傳遞「速度感」的感受,讓我們知道自己正在高速移動,而產生刺激或興奮的體驗。

3C與視覺造成的誤導
由於前庭與視覺的緊密關係,當我們在靜止姿勢使用3C產品時,雖然身體並未移動,但眼睛卻持續接收到手機平板上快速滑動的頁面、刺激動畫與遊戲影像,這些資訊會讓大腦誤以為接收到了來自前庭的刺激,產生身體正在移動的錯覺,導致我們更加興奮、對螢幕上的內容越發入迷,而更無法離開3C產品。
尤其對於感覺統合中前庭需求量特別高的孩子而言,這種現象會更加明顯。視覺上的速度感會讓他們誤以為獲得了需要的前庭刺激,而感到興奮、好玩,無法停下來,但實際上他們的身體並未真正移動,因此需求仍然存在,仍未被滿足,也因此這些孩子總是很難放下手機平板,陷於虛假的速度感中無法自拔。

如何獲得真正的前庭刺激?
其實,要獲得真實的前庭刺激並不困難,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方式可以輕易獲得,例如公園的鞦韆、溜滑梯和彈跳床都會是很不錯的選擇,而直排輪則能提供更高的刺激。這些真實的經驗,不但有助於大腦獲得前庭感覺輸入,也能減少對手機和平板這類虛擬速度感的依賴,讓我們回歸真實的感覺經驗。
最後,使用3C產品本身並不是壞事,它們確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與樂趣。但真正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夠理解孩子隱藏在表現背後的感覺需求,是否能幫助孩子從生活中獲得他們所需要的經驗,請陪伴孩子一起找回最原始的、最簡單也最真實的好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