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孩子常常會生氣、拗在那裡,很多時候並非是孩子「個性」不好,很可能是孩子在「情緒表達」上出現困擾。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獲得讚美、認同,絕對不是希望別人討厭他,但是如果在表達情緒上有困擾時,往往就會出現人際上的困擾,甚至導致在學校生活上的困難。
「情緒」看不到、也摸不到,同樣一件事情對於不同人,在感受上也不一定相同。從情緒發展的歷程上來說,包括:情緒察覺、情緒表達、情緒理解、情緒調節,不論是在哪一個階段出現困擾,都會干擾到「表達情緒」表現,而被誤認為是「個性」不好,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責備,而是理解與引導。
相對於善於表達情緒的孩子,這些孩子往往非常吃虧,甚至常常出現「被誤會」的情況。也因此,我們必須要仔細分辨,孩子是在哪一個部分出現困擾,而導致孩子情緒表達時的困擾:
(一) 表達過度強烈:
孩子在四歲前,由於情緒表達尚未成熟,常常會以「肢體動作」來傳達自己的情緒,例如:叉腰、踱步、嘟嘴來表達生氣;在四歲至六歲時,藉由細緻的表情動作來傳達情緒;而到六歲之後,就可以更進一步使用語言來傳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然而,部分孩子在進入國小後,如果依然使用「肢體動作」來傳達情緒時,往往就會被誤認為愛生氣的孩子。其實,是由於傳達的情緒過度強烈,甚至遠遠超過自己的真實情緒,所以導致被處罰或責備。這時,我們引導孩子盡量減少使用「手勢」來傳達心情,使用恰當的「情緒詞彙」,並引導出符合情緒的表達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二) 情緒理解錯誤:
在了解別人的情緒,察覺環境線索,往往是「情緒理解」的關鍵。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因果關係」。在一連串的相關事件中,找出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才能正確地做出恰當的判斷。在臨床上,我們經常遇到被誤認為「壞脾氣」的孩子,事實上並非是情緒問題,而是經常搞不清楚什麼是原因,什麼又是結果,結果由於錯誤的解釋,所以就會責怪別人。這時,引導孩子去察覺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讓孩子找出事情發生的因果關係,往往就可以讓孩子心情平靜。這時,可以使用「順序圖卡」,讓孩子練習察覺事情的順序性,往往就可以讓孩子表現變得越來越好。
(三) 語言表達不成熟:
在臨床研究中發現,許多情緒表達有困難的孩子,常常伴隨語言表達不成熟的情況。這並非是孩子不會講話,而常常是講的太多,但卻一直講不出重點,結果往往因為大人失去耐心,最後就變成被處罰的「代罪羔羊」。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孩子在表達時,經常是過度描述「事件」與「動作」,但卻一直沒有說明「地點」與「時間」,導致我們無法正確掌握事情的線索。「地點」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同樣是跑步撞到人,但是在「操場」或「走廊」,結果絕對是不一樣的不是嗎?讓孩子學習掌握明確描述事件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孩子不要生氣,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