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孩子字都滿漂亮的,寫也很工整,只是速度非常的緩慢。即使再三催促,還是依然慢吞吞,如果是不熟悉的生字也就算了,再熟悉不過的字也還是慢吞吞。這時我們可能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是不是孩子在「觸覺區辨」上卡住了!
「觸覺區辨」是當我們拿取物品時,經由皮膚上的感覺接受器的回饋,讓我們可以分辨物體的形狀、質地、重量的細節資訊。這些更精細的感覺資訊,也是正是人類與其他哺乳類動物不同之處,讓我們可以擁有「工具操作」的能力。基本上只有猿類以上的物種,才會擁有的高級能力。
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其實我們每天都在運用它。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冬天你戴著手套回到家,打算要從包包裡拿出鑰匙來開門。肯定會覺得要將鑰匙,插到鑰匙孔變得特別的困難。並不是因為你的手被凍僵了,而是手套阻礙了我們的觸覺,才讓我們無法靈活的掌握鑰匙。這時你一定要特別的「看」著鑰匙,才能好不容易的打開家門。
同樣的,觸覺區辨不佳的孩子,就像是帶著手套在寫字,又如何能快起來。他們會更依賴視覺回饋,才可以一筆一畫的把字寫出來,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寫一小段功課後,最累的不是手指,反而是他們的眼睛。
正因如此,請停止我們的碎碎念,讓先幫孩子把「觸覺區辨」練習出來吧!
(一) 降低視覺依賴
視覺與觸覺是相互拮抗的,也因此當孩子過度依賴視覺時,往往會抑制觸覺的感受。在大量3C產品的今天,要孩子不依賴眼睛真得很困難,也因此爸媽需要額外的幫孩子做練習。練習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閉眼睛」的小遊戲,鼓勵孩子閉起眼睛串珠珠,看誰最快可以穿起十個珠珠。絕大多數觸覺區變不好的孩子,並不是有什麼問題,只是單純的經驗不夠而已。
(二) 豐富觸覺經驗
觸覺區變是分辨形狀、重量、質地,也因此讓孩子多多碰觸不同的材質,不論是粗糙的砂紙、柔軟的海綿、絲滑的濕巾、溫暖的毛毯、黏黏的膠水。藉由增加多樣的觸覺經驗,也都是很好的練習。現在孩子待在室內的時間較長,接觸到的質地也都光滑平面,導致觸覺的過度單一化,當然也不需要觸覺區辨了。其實,爸媽可以在生活中多用點心,即便是家裡的水果,也可以拿來練習分辨輕重,看一看哪一個比要重,不是嗎?
(三) 增加觸覺區辨
觸覺區辨讓我們可以在沒有視覺提示下,分辨出物品的形狀。就像是從書包裡,要拿出橡皮擦,只要伸手撈一撈就可以找。當然最簡單的練習,也就是綜藝節目裡常出現的「神秘箱」遊戲。爸媽可以準備一個布袋子,一次放三個孩子熟悉的玩具,指定特定一個讓孩子試找出來。此外,用紙黏土做出不同的小動物,也是很好的練習喔!
幼兒時期的遊戲都是學習前的準備。孩子不會不聽話,有時只是經驗不足夠,需要再多一點點的練習機會喔!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