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孩子只要一不如意,講話就變得很大聲,要不然就耍脾氣。究竟是因為覺得被忽略? 還是我們大人太寵了呢? 針對這些「小公主」、「小王子」症候群的孩子們,我們究竟要怎麼做比較好呢?
在兩至三歲時,正在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念,就是「自我概念」。了解自己的想法與他人是不同的,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媽媽是另外一個獨立的人,而並不是一個「連體嬰」。這時,寶貝就會進入一個「什麼都不要」的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第一反抗期」。
透過堅持自己的意見,甚至唱反調,來理解自己與他人想法的不同,進而建立獨立的「自我概念」。雖然這時期很讓爸媽抓狂,但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了解自己的想法是「獨立的」,跟別人是不一樣的。
相反地,如果在此時凡事都順著孩子,百分之兩百的包容。孩子確實不會出現「反抗行為」,但是也沒有發展出「自我概念」。最後就變成在學校是一個十足乖巧的好學生,在家裡卻是無理取鬧的壞小孩。也因此,最重要就是幫助孩子發展「自我概念」,並解學習理解「他人想法」,可以分成幾個方向來做。
(一)建立基本規則
建立明確的「基本規則」,學習與孩子堅持。但記得只能訂「三個」,千萬不要一開始十幾條,這樣孩子鐵定不會配合。千萬不要把目標訂得太大,這樣孩子很難可以成功。例如: 如果孩子生氣會摔東西,並要要求「不可以生氣」, 而是規定「生氣時不可摔東西」。運用智慧找出最容易起衝突的「三件事」,細心地訂好家裡的「基本規則」吧!
(二)正確情緒控制
教導孩子如何控制情緒,在生氣時可以用調正呼吸靜心默數到三十下,讓自己的情緒緩和下來。孩子生氣時,往往會需要將情緒抒發,但是如果在大人前面生氣,往往會導致衝突加劇,結果反而連爸媽最後也生氣了。可以跟孩子約定好,「生氣就進去房間,但是不可以鎖門」。這樣讓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空間,也會比較容易冷靜下來,但又不會讓你生氣到失去理智。重點不是會不會生氣,而是必須要在「十分鐘」內冷靜下來,那才是最重要的。
(三)猜測他人感受
透過繪本故事、電視節目,引導孩子猜測不同角色的想法、感受。不同的角色,擁有著不同的性格,也因此感受當然也就是不同的,想法也就不一樣。例如: 勇敢的獅子、膽小的老鼠、懶惰的驢子,不小心迷路了,他們會做的決定都會是不一樣的。讓孩子玩猜猜別人想法的遊戲,也是非常好的練習,當孩子可以越熟練的推論他人感受,也就越能理解情緒的產生,也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帶孩子不是順著孩子,而是引導孩子。透過這三個方式,協助孩子發展出良好的自我概念與情緒控制,就可以漸漸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就不會再無理取鬧了。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