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緊張焦慮的孩子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孩子很容易緊張,感覺不僅僅是一點害羞而已,常常遇到一點小事情就卡住當機,一動也不敢動。就連在路上碰到同班的同學,居然都不敢打招呼,假裝沒看到。碰到問題就不知所措,甚至坐立不安的,甚至眼淚就莫名其妙地流下來。究竟是孩子太害羞? 還是孩子太緊張? 我們究竟要怎麼做比較好呢?

我們需要區辨「害羞」與「焦慮」之間的區別。如果是個性內向比較害羞,爸媽其實不用太擔心,只要耐心的陪伴就可以。但是,如果孩子已經有「焦慮」的問題時,像是咬指甲、拔頭髮、口吃等小動作時,爸媽就要特別注意。如果沒有適時的協助,甚至會導致孩子出現「拒絕上學」的情況。。

「焦慮」的情緒在孩子兩歲以後才會出現,它是「害怕」和「擔心」兩種情緒的結合。「害怕」是由於對具體事物感到威脅,而引起的恐懼,像是:怕狗;「擔心」是由於對想像事物感到害怕,而引起的恐懼,像是:怕鬼。而兩種情緒交織起來,就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新情緒——「焦慮」,讓人心跳加速、肌肉緊繃、坐立難安。

「緊張」並不是壞事,相反的是維持生活必需的。它就像是生活中的「警報器」,讓人們可以察覺隱藏的「威脅」,立即集中大腦的所有資源,以面對可能的挑戰。「緊張」可以說是人類為了維持生活,所必須要具備的「工具」。也因此,爸媽需要正向看待孩子,才能引導孩子慢慢的改變。

面對容易「緊張」的孩子時,最不需要的就是「鼓勵」。就算你說一百遍、一千遍勇敢一點,也不會真的讓孩子覺得勇氣十足。相反地,反而變成一聽到「勇敢」兩個字,就不自覺得感覺不對勁,反而更容易感到緊張了。建議可以三個方式來協助孩子。

 

(一) 提早三十分到
對於容易緊張的孩子,最怕的就是成為焦點,也因此請不要覺得差一、兩分鐘也沒關係,只要有到就好。我們需要做的很簡單,就是早點出門,幫孩子養成早到的習慣,讓孩子可以有足夠的適應時間,這樣孩子就可以輕鬆地成功。特別是如果是新課程、新地點時,更是最好早到三十分鐘,讓孩子有暖機的時間。

(二) 做事前的預習
對於預期性較低、自尊心較強的孩子,常會因為容易擔心,自己表現得好不好,所以變得緊張。這時,可以透過事先預習,先幫孩子了解接下來可能發生哪些事情,增加孩子的預期性,降低孩子的焦慮。此外,讓孩子先練習好需要的能力,也可減少失敗的挫折感,讓孩子更願意表現自己的能力。

(三) 調體態多運動
焦慮是由於「交感神經」過度活躍所導致,也因此可以透過運動、深呼吸的方式,減少孩子不舒服的感受。此外,特別是雙手高舉、擴胸動作的小活動,可以改變孩子站姿時的體態,讓雙肩打開來,看起來就變得比較有自信,也就不會讓人覺得很膽小的樣子。

 

請記得收起你的批判,接納孩子的特質——緊張不是一件壞事,而是維持生活必需的工具。正面看待孩子的個性,運用智慧來引導,孩子自然就會漸漸地改變。孩子需要的不是責備,也不是包容,而是找對適合的方式。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