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又到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孩子們的學校也都有許多的活動,當然也包含了「禮物交換」的活動。雖然孩子們都很興奮,猜想會拿到「神秘的禮物」,但對爸媽往往卻很頭疼,因為不知道要準備幫孩子準備什麼禮物。「交換禮物」並不只是炒熱氣氛,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學會如何「注意別人的喜好」。
讓我們來認識孩子「交換禮物」背後的意義:
(一) 學會分享:
將自己的快樂跟別人分享,希望別人也可以獲得快樂。讓孩子可以從只在意自己的感受,漸漸學會關心別人的感受。將自己擁有的小糖果、小餅乾,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也就是最基礎的分享。在小、中班時可以具備分享的能力。
(二) 關心別人:
要送別人禮物,最重要是了解對方的喜好,但這樣的能力也是需要練習的。在交換禮物是一個好好的機會,畢竟絕大多數的交換禮物都是「保密」的,即便是不小心猜錯了,也不用太擔心。大約是在大班時才逐漸發展出來。
(三) 調適失望:
當交換到的禮物,不如自己心理預期的,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心情。不論是不要太在意,又或與別人再次交換,如何讓自己的失望不要被人發現,也是很重要的。只可是要到一年級下學期以後才具備,因此如果是小小孩的交換禮物時,建議爸媽需要額外準備一份禮物以備不時之需喔!
不要小看「送禮物」這一件小事,這不只是一個活動,而是一種「情緒」與「社交」的練習。當然,「交換禮物」也有很多不同的玩法,常用的有三種方式可以爸媽參考:
(一) 抽籤來換禮物:將所有的禮物收集起來,一一貼上號碼,再讓每一個人輪流抽籤來換指定的禮物,這就是最基礎版的禮物交換。基本上是通通有獎,對於小孩子比較適合,也比較不會有失望的情緒。
(二) 抽人互換禮物:兩兩一組的數字做成籤紙,讓大家一起抽籤來配對,找到自己小夥伴來交換禮物。這種方式比較適合跟彼此感情很好的朋友,而不是跟同學這些不太熟的人,不然可能會很尷尬的。
(三) 心臟病搶禮物:所有的禮物都必須要包裝,不可以被看出裡面是什麼,再準備一副撲克牌。大家一起玩「心臟病」搶牌,搶到的就可以先去禮物多裡選一個,真得是超級刺激的。可以觀察不同人的個性是什麼。
「交換禮物」最好是有主題,也要有金額的限制,才不會造成彼此的困擾喔!其實,不只是聖誕節交換禮物可以練習,幫家人準備生日禮物,同樣也是練習的好機會,不是嗎?讓孩子學會如何在意別人的喜好,也就是從「自我中心的思考」往前走出的第一步。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