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願意等一下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孩子個性超急,什麼都不願意等,玩個遊戲不願意等,就連吃東西也不願意等。和他說話常常才到講一半,人就已經跑掉了,真的是讓爸媽和老師都很頭痛。

生活越來越便利,「等待」的機會卻變得越來越少。過去看一部電影,最少需要提早個兩小時,先花一小時排隊買票,再花一小時等待入場,才能看到一場電影;現在看一部電影,只要手機拿起來輕輕一點,幾乎不用任何等待,立刻在螢幕上播放出來,連等待的時間都省略了。

世界的步調變得越來越快,不只是電腦變厲害,連網路速度也變快,一切都強調速度的當下,「等待」似乎變得不重要?其實,對於孩子而言,「等待」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與「延遲獎賞」的發展有關,也就是孩子能夠先暫時忍耐慾望,而換取更多、更佳的獎賞的能力。

對於孩子不願意等一下時,需要的不是包容或責備,我們可以用四種方式來協助:

 

(一)從一數到一百
在四歲之前,孩子是活在當下,只對於「現在」感到興趣,對於「過去」或「未來」還是懵懵懂懂懵的。對於「未來」還不能理解,也因此難以等待。與其要求孩子等待三分鐘,不如帶著孩子一起從一數到一百,這樣明確而具體的方式,反而更容易讓孩子配合。 在五歲以後,隨著孩子對於「星期幾」開始理解,要他等到明天也就比較容易了。

(二)猜猜在做什麼
等不住,最常見的原因是「無聊」,不知道現在要做什麼。這時與責備孩子,不如教導孩子方式,讓孩子學習觀察別人,猜一猜別人現在做什麼。當孩子熟悉這樣的小遊戲,在排隊的時候,自己有事情可以做,當然也就不會動來動去的。只是一開始,這個遊戲需要爸媽的引導,請蹲下來和孩子在同一個視野高度,引導孩子仔細看一下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三)幫孩子踩剎車
由於孩子大腦的「前額葉」的尚未成熟——抑制中樞,因此很容易出現衝動行為,沒有想清楚就動手。特別是當大腦神經系統,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時,會出現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況,也就是通稱的「樂極生悲」。當孩子容易過度興奮時,爸媽要多花一點心思觀察,當察覺到孩子快要興奮過頭之前,可以使用一些策略來幫孩子踩剎車,例如:抱她一下、深呼吸、慢數一到十…..等,透過暫時移轉注意力的策略,避免因為太興奮而犯錯。

(四)在家裡事先練習
絕大多數等不急的孩子,並不是過動兒等疾病造成,而是在生活中缺乏等待的機會。過去兄弟姊妹多,不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輪流、等待,很自然地在生活中練習而熟練。相反地,現在孩子越生越少,照顧的人都比家裡孩子還要多,當然孩子也就失去等待的練習。因此,爸媽需要額外提供孩子適當的練習,例如:吃點心前,要等到三十秒,不然就不可以吃。透過在家中事先的練習,孩子自然在外面自然也就會表現得越來越好。

 

能不能「等待一下」,不僅僅是個性的問題,更與孩子長大後的「工作成就」有密切的關聯性,讓我們陪著孩子一起來練習吧!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