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抱怨不公平

文/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孩子老是抱怨不公平,明明兩塊蛋糕都一樣,卻老說別人的比較大,自己的比較小。在家裡這樣也就算了,在外面也是如此,真的是讓爸媽超頭痛,這麼愛計較的反應,讓大人更擔心他的人際關係。

公平也就是「同工同酬」的概念。當和別人一起做一樣的事情,當然也要獲得相同的獎勵。如果不一樣,即便是實驗室中的猴子,也會生氣的高聲抗議,更何況是聰明的孩子們呢?尋求公平是一種天性,在五歲時到達高峰期,這時孩子常常會將不公平掛在嘴上。

從心理學的實驗發現,當我們給予孩子一些糖果,要求孩子平分給別人。五歲大的孩子,傾向會偷偷多給自己一點;而八歲大的孩子,才會非常公平的分成兩等份。也就表示,八歲以後,孩子才會懂得犧牲自己的利益,來達到公平性。

因為還不熟練,這時孩子的公平,往往只是「數字」,而非「道德」上的公平。例如:哥哥食量大,自己的食量小,但是只要吃水餃,他就一定要和哥哥一樣十個,即使自己根本吃不完,也會堅持要一樣的數量。其實如果你給哥哥十個大的,弟弟十個小的,他也會非常開心的接受。 因為這時的孩子常常執著在「數字」上,有時候就容易出現不必要的情緒。

對於孩子抱怨不公平時,除了要求「大的讓小的」或「剪刀石頭布」之外,我們可以用三種方式來協助:

 

(一)減少比較
絕大多數愛抱怨「不公平」的孩子,其實是出於「嫉妒」,而不是真正的「公平」。這特別是在小一時好發,哥哥需要寫功課,但弟弟卻還在幼兒園,每天閒閒沒事幹的時候,這時只要媽媽一稱讚弟弟,哥哥特別容易出現一直說「不公平」。對他來說,我超級累都沒有被稱讚,弟弟只會玩玩具還被說好棒,由於嫉妒的情緒而誘發出負面情緒,結果就是什麼都在抱怨。這時不論你如何公平,都沒有任何用處,而是需要減少手足之間的比較。不要使用「你看弟弟比較聽話」、「你們兩個哪一個比較厲害」……等,反而會更快有效果。

(二)學會分享
讓孩子學會分享,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練習公平的好方式。如同前面所說的,孩子在潛意識的會想多分一點給自己,這時建議可以使用「先切後選」的策略。例如:弟弟負責將蛋糕切一半,哥哥可以先選要哪一塊。藉由自己做決定,讓孩子有參與的全利,自然也就不會一直抱怨,即便是切得不一樣大小,也是自己害的。這裡需要提醒一下,有時會無法平均分配時,這時留給爸爸或媽媽,也是另一個策略。

(三)不同喜好
爸媽常會過度擔心「公平性」,常會同樣的東西一次買兩個,結果孩子依然是覺得別人的比較好,還是吵來吵去。我們需要做的事,反而是要培養孩子們不同的喜好。想想看,哥哥喜歡吃甜的、弟弟喜歡吃酸的,兩人喜好明顯不一樣,自然也就不會為了同一個東西爭吵。了解孩子個別的差異,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賦,當他們都清楚了解自己的特質後,自然也就不會老吵著要公平了。

公平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在生活經驗中慢慢熟練,請多一點耐心給孩子們練習的機會吧!

 

 

本文轉載康軒初階學習雜誌專欄